我对科技博客的一些幻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Pando Daily的Lucy,TechCrunch的前执行主编爆料AOL打包出售一批手里的科技博客,售价在7000万-1亿美金左右。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两块肉就是他们过去收购的关注科技创业的TechCrunch和关注科技硬件的Engadget。
很快,AOL的CEO就站出来辟谣,说会加大投资,不会卖掉他们。
但是从这个小闹剧中,也隐射出科技博客的一些问题。
好的科技记者都跑了
对于科技领域的关心,已经不是只存在于发烧友的阶段,它已经蔓延到一般的大众消费者。从现象上,我们也能在科技博客如,mashable上看到关于政治和娱乐的资讯。而正因为对于科技的关心越来越高,对于内容的要求,原创性,独立观点性也变得更高了。用另一句话说,拼整合内容和拼速度已经无法满足大众读者的需求,因为你能写的别人也能写,你能整合的内容,Flipboard等个性化阅读应用肯定做的比你好,那读者为什么选择你?
有好的口碑(品牌)的科技博客,不单单要推广要做得好,写的内容也要有见地。而支撑科技博客的品牌的则是背后的科技记者。从这次的事件中,我们看到 TechCrunch的原班人马都走的差不多了,其影响已经最直接的反映在了他的阅读量上。媒体以内容为本,而互联网上的媒体则更看重个人的影响力。大部分的读者,在一个科技博客早期,最先认识的不是这个科技博客,而是这个作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不少好的科技博客,其实真正的核心写手就3-5人。
而在中国,建立了很好的科技博客品牌的有不少,这里大家自己对号入座,但是真正够资格称的上科技记者的估计没几个人敢站出来。并不是大家没这个水平,只是真正把科技和创业”娱乐化”与”媒体化”也就这么几年的事情,有见地的都自己去创业或者加入VC了,真正沉下心来码字的已经不多,还有一批就是还在学习进步中的。
所以打开科技频道中,博客虽多,但是真正写原创的不多,大家在拼的还是编译和转载整合的速度。
“科技博客”的独立性
科技博客有价值的不单单是能创造出好的内容,并且它也是不受制于他人,要么是中立要么就是非常”贱”自我的存在。 而写一些不疼不痒,服务广告商的内容的博客在时间的推移下也会被读者抛弃。这也是科技博客过度商业化造成的问题。因为写东西本来就是fun,吐槽也是图一时之快,如果你把做传统媒体的思路给科技博客背后设立一个”编辑部”,那他的原创性和独立性也会少很多色彩。而这也是一个原因,为什么大牌的科技博客留不住人。
我对科技博客的一些幻想
从看facebook,tumblr等社交媒体拼命地招好的内容编辑,再看flipboard,google currents无论是在阅读体验,编辑能力,内容出版成本低,我有这么一些幻想。
在未来博客作为媒体的存在会越来越弱,读者很少会去你的网站从头到尾看文章,而是去订阅一大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无论是在社交媒体还是阅读器上。科技博客会是一个品牌,而它产出的内容不再是博客这一个整体,是单篇的文章或者用我的想法说,是一张纸一张纸的去消费内容。你要保证你在博客上的每一篇文章 (包括标题)都是一个成熟的商品。
也因为这个原因,让科技博客服务用传统的广告方式服务广告主,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从上面的这篇文章中涉及TechCrunch的一大半收入来自线下的大会,活动。谁都知道活动赚钱,谁都去做活动,那就会出现这样2个问题,1)活动本身的内容价值会低于活动题目和演讲者的头衔,也就是挂着牛头,卖不怎么好的肉,2)活动的乱立让参与者麻木,最后大家都没肉吃。 其影响是活动的商业价值大打折扣,原本能赚钱的活动最后也不赚钱了。
那可以支持科技博客的未来营收的方式我认为,1)通过独立专业的内容把正确的品牌价值传递给读者(不是软文);2)社交媒体和个性化阅读器合理的把利益分享给内容创造者;3)把科技博客的品牌力最大化,在品牌影响力的基础上做一些其他的能形成双赢的事情。
可能还有别的创新我没想到,但总之你靠CPM,卖硬广和做活动几年后会很难养活自己。
写在最后的话
美国的科技博客开始经历重新洗牌,而中国的科技博客给我的感觉是乱世现在才来。三点我们做SocialBeta会坚持的事情,到不是宣传只是理念分享,相信很多科技博客的博主也会认同这些观点,1)不人云亦云,能在别的地方看到的内容就尽量在别的地方看吧 2)以人为本,沉淀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是在学习中,希望从SocailBeta这个平台中能出现很多独立的专业作者。 3)保持开放分享,这也是主编@puting 一直给我洗脑,我认为很正确的,用社会化的方法去做SocialBeta,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个平台里,把内容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