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中国智能机普及时代大赢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HTC和摩托罗拉的高层曾表示,为了保持品牌定位而不进入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但迫于竞争压力,上述国际手机巨头已接连推出千元智能机,这与中兴、华为、酷派等中国千元智能机形成了正面竞争。不过,这也将推动中国市场快速步入智能手机普及时代。
国际品牌降低姿态夺取中低端用户
以前,国际品牌手机厂商普遍认为,千元智能机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用户体验,有损高端品牌形象。那么他们为何改变了以往对千元智能机的态度?
第一,高端品牌受苹果iPhone和三星手机的压力影响,市场关注度与份额都在下降,被迫进入千元机中低端市场。Gartner的数据显示,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0年第四季度的2.4%下降到2011年第四季度的2.1%。HTC在2012年第一财季的利润同比下跌了70%。
第二,各类厂商云集千元智能机。除了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手机厂商外,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盛大、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长虹、TCL等家电厂商均已涉足智能手机市场,阿里云手机、百度手机以及传言中的盛大手机,也瞄准了千元智能机市场。
第三,巨大的渠道维护成本拖累了国际手机巨头的业绩,与中国运营商深度合作,利用运营商的渠道和补贴,既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又可以盈利。例如,中国联通2011年共推出10多款千元智能机,总发货量1100万部,全部来自中国本土品牌,国产WCDMA手机份额急速攀升。
第四,千元智能机是中国市场主力。2012年2月,中国10亿手机用户中,智能机用户约有2.3亿,剩余的7.7亿用户将向智能机迁移,而千元智能机是出货量最大的市场。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终端白皮书》显示,截至2011年底,本土品牌在国内移动终端出货量中已占70%以上,主要得益于电信运营商的“千元智能机”战略。
第五,推广自身服务或者产品。互联网企业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手机,目的是为了在手机中捆绑应用服务,占据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以便将自己的产品服务直接推送给消费者。
谁能成为市场的大赢家?
芯片厂商可以说是大赢家,因为任何一部手机都要使用芯片及解决方案。IDC的数据预计,2012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会达到17亿,同比增长8.2%,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会同比增长34%。高通、博通、英特尔、联发科、展讯等芯片厂家均已布局智能手机芯片市场。
HTC、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品牌手机厂商获利颇丰。虽然其价位比国产智能手机略贵,但是巨大的品牌效应很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电信运营商是最大赢家。芯片及手机厂商只能赚取一次性利润,而电信运营商则是时刻获益。电信设备的总体运营成本在不断下降,而资费水平却长期居高不降。
应用程序开发者在中国市场盈利仍很困难。因为国内消费者习惯了免费模式,极少愿意为应用程序付费。所以,程序开发者的日子很难过,只能挣取低廉的广告费(很多时候,用户不会点击应用程序中的广告)。
中国手机厂商面临巨大挑战。他们依靠成本控制和价格战虽然在千元智能机市场上取得了很大的份额,但那只代表过去,而且是靠规模取胜。国际手机巨头进入这一市场后,价格继续下探,国产手机原本不高的利润会受到较强挤压。本土手机毛利率在10%-20%,部分企业甚至是只赚吆喝不赚钱,国际厂商多在30%,而苹果则超过了50%。虽然高端产品利润率很高,但是国产高端手机并不好卖。
国产手机如何赢得市场?
与国际品牌进军千元智能手机市场不同的是,靠千元智能机起家的中国手机厂商,正在努力进入高端市场。但此举能否如愿呢?
除价格外,中国手机在品牌及美誉度方面没有国际品牌的优势。一旦两者的手机价格相差很小时,中国手机多处于绝对劣势。中国手机市场决策及反应速度很快,比国际品牌更了解国内市场及用户需求,要想突破,不应该只定位在廉价,而应该定位于质量高、用户体验好、功能强大,并开发适合本土用户的功能。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在农村和中小城市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