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玩法很多结局只一个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国内,百度、阿里巴巴、360、盛大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杀入智能手机市场,当然还有称不上互联网巨头的小米。在国外,刚刚上市的Facebook也耐不住寂寞,准备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一时间,互联网江湖成为了手机大卖场,纷争四起,叫嚣不止。高潮刚刚落幕的小3大战,着实让网民们大开眼界。
看罢了争吵和炒作,回归主题。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真的会成功么?在笔者看来,互联网企业做手机,方法有多种,结局只有一个:无疾而终!
先来探讨一下众多的互联网巨头做智能手机的初衷吧。小3大战,将互联网巨头进军手机的野心暴露无遗:抢占移动互联网终端入口。这个意义想必不用过多解释,与百度用搜索抢占互联网入口一个道理。
不得不承认,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在互联网领域已经遭遇天花板,急需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移动互联网不失为一个方向。就市场规模而言,国内网民数量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而手机用户规模增长依旧强劲。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未来的潜力已经超过了传统互联网。
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有着如此大的发展潜力,互联网大佬们才会挤破头杀入移动互联网,争夺入口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此前,较早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UC和腾讯,凭借手机浏览器产品已经占了一席之地,百度、360和小米等后起之秀要想超越有一定的难度。为此,百度、360和小米才会做智能手机,通过内置自己的应用来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在做手机的玩法上,互联网巨头们各自有各自的招儿。具体来说,互联网企业做手法的玩法无非有以下几种:
1、合作:百度与长虹合作,阿里巴巴与天宇合作。互联网企业负责手机OS及内置软件的研发,手机厂商负责手机生产。
2、贴牌:360特供机,走的是贴牌路线。由华为代工,帖360的牌,预装360的软件。
3、代工:小米路线。小米负责手机设计,不负责生产,这与PC生产的模式类似。对此,雷军称这是互联网做手机的轻资产模式。
眼下,互联网企业一味比拼手机配置和价格,这注定了互联网企业进军手机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无论是哪种模式做手机,都要拿钱补贴用户。说白了,互联网企业都在亏本做手机,花钱抢市场份额。加之互联网企业并不具备做手机的优势,对手机产品质量和体验的把握很差,这些都是隐患。
从用户角度来看,低价手机固定好,但没有出色的用户体验也是很难臣服用户的。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手机内置的各种软件久了会令用户产生抵触。长此以往,互联网企业的定制手机能否占领市场还是一个未知数。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味比拼低价,用户的忠诚度也难以保证。一旦互联网企业的定制手机陷入1000元以下的价格区间,会让用户形成追求更低价手机的心理。一家互联网企业亏钱拉拢了一批用户,另一款更低价格的手机上市,用户肯定会逃离,这对进军手机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是致命的。
就现状而言,一些互联网企业的定制手机已经跌破千元冰点。照这个趋势,白菜价就能买智能手机并非天方夜谭。那时,互联网企业还有心亏本做手机吗?花了钱,买不到市场份额,傻子才会干。所以,互联网企业做手机的玩法有很多种,但结局只有一个:不了了之,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