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要成功非刷榜不可?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3月初开始,苹果逐渐调整App排名算法,开始使用锁榜的办法,刷榜行为逐渐失去作用。到3月23日晚间,刷榜行为开始彻底失效。此次算法调整,被认为是苹果重拳打击刷排名现象。而随着算法调整逐渐稳定下来,App Store应用免费金榜出现了不少新面孔,而一部分曾长期占据高位的应用一夜间掉落数十名,乃至数百名。
在App刷榜失效之后,开发者如何重新布局产品的营销推广,如何建立正常的App评价体系成为外界关心的问题。然而,笔者从一些渠道得知,部分从事App刷榜的网络营销公司已经在一个多月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App新算法的一些规律,新一轮的App刷榜即将展开。
刷榜 APP的入门必修课
2月初,苹果发布声明,警告应用开发者不要违规操纵App Store的应用排名,否则可能被封杀。之所以如此,就因为国内App开发者正在拼尽全力冲击排行榜,当然,手段很技术。
“开始进入App开发的第一天,业务经理就告诉我们,编程技术并不是App成功的关键,好的创意在你上线后24个小时就会被同行拿走!”从事App开发一年多的程序员刘浩告诉笔者:“要让自己的产品有机会赚到钱,有机会被用户看到,你必须刷榜、刷好评。”
其实这一切在互联网时代就已经是普遍现象了。“当我听到业务经理这么说时,我头脑中立刻浮现出SEO(搜索引擎优化)几个字。”刘振如是说:“以前在网站工作的时候,就开技术刷榜,让自己的网站在百度、谷歌上的一些热门关键字搜索中,能够显示在第一页,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关注。当然,如果不去刷,按照网站的原生态水平,在搜索引擎算法中,是怎么都没有机会的。”
类似搜索引擎算法,App排名的算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尽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针对作弊行为进行算法调整,但这难不倒有心于刷榜的公司和个人,而随着App开发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而渐成主流之时,刷榜成为了App开发企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最快捷径,也直接导致了刷榜产业化。
在业内人士看来,App刷票动因主要有三个,拿投资、推股价和发展用户。“很多开发者通过一两个月的刷票,可以拿到几千万美金的融资,而刷票只需要花几十万,还是比较划算。”艾媒咨询CEO张毅指出:“很多投资人也很相信排名,会参考App的榜单进行投资。”
利益驱动让App开发者日趋疯狂,从而形成了刷榜的恶性循环,今天刷上榜,明天就被同行刷下来,要保持在榜上的位置,仅仅开用户真实下载和应用是远远无法保持的,因为,其实国内的AppStore排名是在刷榜公司控制下,让你上你就上,让你下你就下,根本和实际市场无关,要成功,就要先付出代价,最终一个又一个刷榜公司在利益博弈中获益良多。
App大行其道之时,确实创造了盈利,只不过这个盈利不是属于开发者的,而是属于刷榜者的,他们通过刷榜可让年利润轻松过百万。业内如此评价刷榜的恶果。
App刷票由此诞生了一个大市场,据称App刷票公司多达300家左右,有企业的兼职工作人员可以达到10000人以上。根据一个比较常规的价格,要进入App StoreTOP1保持一天收费37000元,保持一周需要24.4万元左右。
算法改变之后
在苹果宣布算法改变之后,可喜和可悲的现象交替出现。
几乎在算法改变消息发布的同时,在各种网络新闻版面上开始出现了另类的宣传,建行手机银行、捕鱼达人、携程、PPTV等企业都宣布自己的排名获得了提升甚至跃居同类前列等,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看似清白的这些知名App开发者,本身也有刷榜的原罪,只不过它们先完成了原始积累罢了。早前爆发的360应用下架事件其实就是一个证明。
而另一方面,一些刷榜公司已经将主战场转移,全力以赴打通安卓应用商店成为了它们应对危机的主要解决办法,“在没有摸索出苹果App新算法的规律前,正好集中力量做好安卓App的推广”一个刷榜公司的从业者告诉笔者:“尽管利润没那么可观,但足以过冬,而且以前过于关注苹果应用商店,对安卓这边有所忽略,此刻正是进军之时。”
当被问及一旦找不到苹果算法规律,而安卓也进行打击的话,又该如何,这位从业者很淡定的说:“不是还有移动MM和沃商城这样的应用商店吗?实在不行,我们就回归搜索引擎优化的老本行上去,天无绝人之路。”
对于攻关新算法问题,该从业者信心百倍:“更困难的苹果IOS系统的越狱工作都被技术人员接二连三的攻克了,相比来说,新算法反而显得简单,万变不离其宗,终究是可以发现规律的,我们在应对搜索引擎的算法变化上早已习惯这种打压了。”
华娱无线CEO潘榆文对于新算法的攻克的可能性也指出,“研究算法不是问题,肯定会有一些刷票公司研究出来苹果新算法的规律,继续刷票。”
而知名刷票公司iTunesRank更在网页上明确表示,“App优化方案正在研究中。”
卷土重来之后
刷榜行为的卷土重来也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App开发则因为刷榜行为而被弄的奄奄一息。
无数创业者梦想着成为愤怒的小鸟,一夜爆红,迅速拿到几百万融资,这种梦想开始让很多人迷茫在了资本的泡沫中。
然而现实足够残酷,即便排进入苹果中国区收入总排行榜前15名,分完账后一个月的收入也就是5万美元。但是,为了保持这样的收入,营销和客服成本至少要30万元人民币。显然,一个创业团队,如果没有持续的推广和新产品推出能力,就会面临收入不稳定的窘境。而安卓那边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机构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安卓应用中国开发者团队中,31%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团队达到了19%。即使是大公司开发的应用,也无法逃脱“亏本”的命运。
这样的恶性环境,和App整体浮躁的大氛围已经影响了很多创业者,他们太急于证明自己,甚至无所不为:恶意刷榜,抄袭盛行,将会一再重复上演,就如搜索引擎优化、各种网络投票刷榜上十年如一日的恶性循环一样。
“其实搜索引擎不用优化,《价值百万的网络营销》一书中最后一章仅有的这一句话,其实也适用于App刷榜问题”从事网络营销行业多年的杨子文认为:“排行榜只是App获得用户青睐的一个途径,绝非唯一途径。”
“当用户明白刷榜的事实后,这样的刷榜就已经失去它的推广意义了,捷径也许就变成了死胡同。”普通手机用户郝陆游一语中的:“我几乎从来就不看排行榜,最多就看下编辑推荐应用,相反的,《愤怒的小鸟》就不常在榜上,可这并不能阻挡它的流行,《你猜我画》我也是从新闻上得知的,此外一些小工具、新闻客户端,都是来自朋友的口碑。”
即使是刷榜卷土重来,真正的应对法则也已经呈现,就如网络营销此刻已经逐步脱离了对搜索引擎优化这种纯技术手段的瓶颈,走向内容和创意营销。一个好的App完全可以通过朋友之间的口碑互动获得生机,而一些有益的活动推广、微博互动、新闻推介、论坛测评等等,尽管看似转换率较低、传播速度不如刷榜那么直观,但只要做得好,一样可以实现极大的影响力。
而这种成功已经在部分安心做产品、做用户口碑的App开发者中显现出来,一个从事游戏开发的企业日前就推出了一款应用,没有用任何刷榜手段,仅仅是号召员工通过微博和其他交互手段,邀请一些朋友进行体验,并提供真实的评价,不断的完善应用并同用户进行理性交互,很快变打开了口碑市场,就如李开复说的,他的成功可以复制,为何一定要靠刷榜这样虚假的繁荣来为自己的App打江山呢,当然,前提还是这个App一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