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IPO交易在当时是场灾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8月19日,CNBC评论员鲍勃·皮桑尼(Bob Pisani)周一撰文称,谷歌在2004年的IPO(首次公开招股)交易是一场“灾难”。以下是这篇文章的全文:关于谷歌的IPO交易,有两件事在我的记忆中萦绕不去:那一场“荷兰式拍卖”在当时是个灾难;彼时许多人都不知道谷歌到底是干什么的,或是不确定谷歌上市后将以何种方式腾飞。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在2004年向人们解释搜索引擎的概念确非易事,哪怕其诞生的时间实际上还要更早几年。即使能解释明白搜索引擎是什么,也没人能想明白,谷歌到底如何才能利用这种产品来创造一个价值亿万的行业。
谷歌在2014年8月19日IPO上市,当时人们并不觉得谷歌将来会大有可为。谷歌修正后的IPO定价区间为每股85美元到90美元,其最终的挂牌价格为85美元,也就是在这一定价区间的下限。谷歌以此定价发售了1960万美元股票,而该公司原本希望以每股108美元到135美元的价格发售2590万股股票。
挂牌首日,谷歌股价报收于100.34美元,与IPO定价相比上涨了18%,表现还算不错;但对于这家被许多人视为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最热门的科技公司来说,这种表现显然谈不上惊艳。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在于谷歌上市的方式,这家公司坚持使用备受争议的“荷兰式拍卖”的方法。在所谓的“荷兰式拍卖”中,投资者需要输入想要购买的股票数量以及愿意为这些股票支付的价格,而后出价最高的投资者可优先购得股票,直到所有股票被卖光时为止。很明显,谷歌创始人们心中所想的公司价值与公众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那么相称。
另一个问题则在于,当时的市场状况低迷:纳斯达克市场处在多年低点,科技类股陷入了“失速”状态,多桩科技公司IPO交易都已被推迟或取消。
与此同时,谷歌在那时还面临着负面的公关新闻,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其如何登记那些已被授予现职员工和前员工的股票一事提出了质询,以及塞吉·布林(Sergey Brin)不合时宜地接受了《花花公子》的采访等。还有一个问题是,100美元的股价意味着,谷歌股票的市盈率达到了40倍左右。
但从长期来看,以上所述的这些问题都无关紧要。尽管开端带着那么点儿灾难意味,但在2004年,正是谷歌令整个股市醒了过来。在谷歌上市以前,谷歌搜索已经存在了数年时间,但IPO交易才使其成功地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一旦人们开始使用这种产品,所有人就明白了谷歌搜索到底有多么强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很多人都从雅虎转向了谷歌。至于Ask Jeeve是等其他竞争对手,在谷歌面前只不过是个笑话。
同年年底,谷歌股价与其IPO定价相比就已经翻了一番。
顺带一提,“荷兰式拍卖”对于公司IPO交易而言从来就没有真正成功过。除了谷歌以外,还有其他几家公司曾使用过这种方式,例如在2007年5月份上市的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等。对于美国国债的发售交易来说,这种方式很管用;但对于公司的IPO交易,却从来都没有管用过。
其原因在于,华尔街觉得让大众来决定一只股票的定价不是个好主意,认为按照公司的理论价值来进行定价要比这种方法好得多。但是,从某些公司IPO以后的股价波动来看,这种方法可能也并不是什么“精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