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恐怕要输给董明珠10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盛典上,小米公司的雷军和格力电器董明珠现场PK,董明珠说如果小米5年后营业额超过格力,给雷军10亿。在对话中,董明珠显示出女强人的超强口才,雷军则为了保持绅士风范,并未与董明珠有过多争执。
雷军说5年超越格力的理由是,小米公司是轻公司,没有工厂、没有销售渠道、没有售后服务,所以可以获得更高利润,走得更快。
董明珠说小米无法在5年后营业额超过格力,理由是小米没有技术含量,全是靠营销起家,企业发展要看长久生命力,而不是短期快速增长。同时,他认为格力与电商结合,会创造更好地业绩,而且格力有核心科技。
目前小米手机的营业额大概是300亿,手机销量1500万部;格力营业额是1000亿。那么小米手机要销售到5000万部才可能达到格力的销售额,前提是格力销售额停止增长。从数据上看,目前华为、中兴在全球的智能机销售量大概是5000万部,而且其中很多价格低于2000元。
小米2000元的手机只在中国能否销售过5000万部?目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售规模大概是1.7亿部,也就是说小米手机需要占据30%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才可能达到1000亿的销售额。这就意味着,小米手机将在中国塑造一个诺基亚式的辉煌,请问可能性有多大?
那么小米电视靠不靠谱?能带来多少销量?全中国的电视机总体市场大概是7000万部,而创维等公司在全球的销售额才300亿,而且据调研公司数据电视机需求量正在大幅下滑。乐视比小米玩电视更早,可惜到如今销量仍然不足挂齿。而且电视机会出现更多的资金占用、物流、渠道、售后问题,并不是一个好差事。
有人说,小米还在拓展海外市场,比如,台湾、香港。任正非说,单独的手机销售想要玩全球很难,华为手机靠的是基站设备+手机模式,与全球运营商的密切关系,而在全球市场裸机销售量很低,全是合约机。所以小米如果无法快速全球化,那么小米达到1000亿销售额的可能性就会大打折扣。而苹果、三星、华为、中兴、LG在全球的推广无不仰仗运营商渠道,就必须要从线上走到线下。
同时,当手机销量不断增加,手机故障率也会提高,这也将大幅提升售后服务的成本,小米势必要建设更多的售后服务网点,并增加售后人员。另外,随着销量不断增加,仅仅依靠顺丰速递能否满足需求?物流和仓储是否要大幅投入?这些都可能让小米公司由“轻”变“重”,也自然会拖慢小米的行进速度。
所以,格力董明珠对小米未来发展的判断,可以说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雷军之所以有勇气说小米销售额能在5年后超过1000亿,因为他把小米看作是苹果一样的公司。苹果不就没有工厂么?但是苹果会对手机整体硬件,包括芯片、电路各种核心设计完全把控,并对生产工艺进行指导,这才是核心竞争力。小米的MIUI随着Android4.3及以上版本发布,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正如董明珠所说,竞争力在于营销,没有核心技术。
对于雷军曾经自傲的“铁人三项”,软件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而移动互联网存在想象空间,但米聊已死;小米还剩下的是小米商店,用以销售各类应用,这块能给小米带来多少收益?再加上一些应用的预置费用,估计这些收益都微不足道。
另一个不得不让人担忧的事情正在悄悄发生。由于摩尔定律在PC上的失效,导致PC市场已经摸到了天花板,增长率持续下滑。而手机市场经过这2年的高速增长,四核普及后,手机的更新换代率也在大幅下滑,这是必然趋势。而据百度移动互联网报告显示,2013年智能机的增长主要来自更新换代。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小米公司利用互联网思维制造手机的模式,因为可以更好地节约广告费用,优化产品性能,提高利润率,让小米敢于打价格战。但是还是那句话,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碰撞的时候,互联网并不是这个巨大产业链的核心力量,而只是一个工具。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仍然是金融,银行所具备的的专业性,是任何互联网公司都难以弥补的;阿里巴巴为何要投资海尔,因为在电商时代,海尔日日顺物流的能量、规模、专业性是互联网公司难以做到的,而互联网只是工具。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不要再谈谁颠覆谁,而是相互融合,传统产业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变革,如何让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效率更快,如何更好地与用户亲密互动,这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