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夹缝突围的秘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3年9月17日下午5点刚过,腾讯和搜狐联合宣布,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旗下的腾讯搜搜业务和其他相关资产并入搜狗,交易完成后腾讯获得搜狗36.5%的股份。近期内,腾讯的持股比例还会增加至40%左右。持续几个月跌宕起伏的搜狗出售连续剧终于告一段落。曾经的绯闻对象360出局。搜索市场本来就不平静的湖面上,又泛起无数涟漪。
三天后的中秋佳节,互联网硝烟再起,360、搜狗兵戎相见,展开口水大战。当日,搜狗CEO王小川转发网友微博称,从19日起已经接收到全国各地大量用户对360的投诉,称360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搜狗浏览器用户的默认设置改为IE或者360浏览器,且用户手动恢复无效。360很快做出回应,对篡改用户浏览器的指责予以否认,称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指责搜狗输入存在诱导捆绑行为。二者孰是孰非,至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事件俨然又发展成一场"罗生门",而在口水仗的漩涡里,360搜索的市场份额从原先的18%增至20%;股价在短暂下跌后,又在腾讯收购搜狗后的第三天逆势上扬。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360绝对是一朵奇葩。没有一家公司如它一样饱受争议,却又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罗生门"事件中存活、壮大。
2005年8月,奇虎(360前身)成立之时,互联网已是巨头林立。从出生起,360就必须在主流应用的夹缝中寻求生长的空间。从提供免费杀毒软件与金山、瑞星大战,到进入搜索,与腾讯QQ数轮争夺客户端的"3Q大战",再到与百度的搜索大战,一次次与巨头的斗争中,360在吐槽和火并中发力。
2011年3月,在与腾讯就QQ电脑管家的火并之后,360在纽交所上市。彼时,360的用户量已达到3亿。
两年半之后的2013年8月27日,360跨入市值100亿美元公司俱乐部。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2013年Q2财报:360公司营收达1.5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净利润3321万美元,同比增长372%,均超过华尔街预期。
相较而言,IMO、联众、米聊、开心、人人、UC……这些曾经预期很好的公司却都没有360那么幸运,不是被收购,就是在发展中被巨头挤到了墙角,遭遇挫折。
360的"屌丝逆袭"令外界刮目相看,但纷乱的舆论下,360成为一个问号。究竟是什么令它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不断获得市场份额?
简单地回答,很有可能将其成功归为不按常理出牌。360常被比作是鲶鱼,不断挑战行业巨头的既得利益。它的"带头大哥"周鸿祎也常以"屌丝"形象出现,有话必说、睚眦必报的个性,让他被冠以"红衣大炮"的别号。
但在此之外,还有什么吗?
雷军有一句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意思是,只要赶上时代潮流,做什么都容易成功。周鸿祎不能完全同意。他说,风没了,猪会摔得更惨。只有做好了产品,让猪有了真本事,才能真正立足。
过去的一个月,《全球商业经典》进驻360,调查其内部的逻辑与管理。我们发现,在近乎凶残的对外厮杀表象外,在内部,360和他的"带头大哥"周鸿祎一样,具有强烈的互联网产品精神,这表现在"草根创业式创新"、"抢占先发优势"以及"商业给用户让路".
创新:草根创业式孵化
王铁军是360随身WiFi的产品经理,1998年进入互联网行业,是新浪的第16位员工。在经历过自己创业,搜狐、高德等互联网公司后,2012年5月份王铁军加入了360."360让我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一见面,王铁军就笑着对我们说,他又找到了如创业一般的激情与干劲。
随身WiFi是360的第一款硬件产品,这款只有指甲盖大小的U盘,插在笔记本电脑上,经过简单配置,就可发送无线信号。
从今年6月8日开始销售到9月1日,短短3个月的时间,这款产品就销售了300万台。而王铁军的团队到现在也只有5个人,开始的时候更是只有他和另外半个人。
"做这款产品完全是'自下而上'的创新,绝非公司战略,更像是一种'内部创业'."王铁军强调。
最开始,隶属于手机助手团队的王铁军和同事们是想要改进360手机助手的功能。当研究深入,他们发现问题集中在一点上:全国80%的用户在家都用有线上网,但移动设备又越来越普及。而当用户使用路由器时,常会遭遇一些设置问题,难以应对。
在3月的360内部例会上,王铁军和他的同事们向周鸿祎和齐向东(360总裁)提出了这款产品的设想,很快就得到了两人首肯。
从未做过硬件产品的王铁军,开始逐步接触从工业设计到制造的完整流程。"我们没有做硬件的经验,就是从内部找来了一位学过工业设计的同事。"王铁军把随身WiFi最初的团队称为"草台班子",在360,只要项目有趣,主要负责人就可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调动资源。"这里加班是习惯。"他说。
就这样,仅仅2个月之后,第一款随身WiFi就出现了。
事实上,在360,像王铁军一样内部创业的还有好多。许多现在看起来成功的产品也都是由"草台班子"开始的。360网址导航目前给公司贡献了很大一部分营业收入。它的产品经理周浩仍然记得导航产品刚起步时,因为公司没有专业写GS代码的程序员,他不得不在公司内部找来4位后台程序工程师,"边学边用""自主研发"地写了代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时,看到以前我们自己写的代码都崩溃了!"周浩笑着回忆。
像草根创业者一样,想尽各种办法解决用户实际问题是360的创新特点。目前,360根据产品划分了五大主要业务:安全产品包括安全卫士和杀毒,安全浏览器产品,包含搜索、导航的Web产品,以及手机上的安全卫士、手机助手等产品。但360就像一个孵化器,每条线又被分解成大小团队共400余个,其中大的50人,小的只有两三个人。
齐向东曾经说过:"公司不能有绝对的管理者,否则就会出现划地盘的事情。"
周鸿祎和齐向东两个都是技术出身。到现在,他俩仍将自己定位为产品经理,会在公司里选择几个团队,把握方向,随时过问,在团队走上正轨之后再放手另寻新问题团队。
一些行业大佬讥讽周鸿祎说,你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不懂战略,没有战术。周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批评是对的。但他是乔布斯的信徒,相信产品创新,相信"小而美"的团队运作,"我做不了大公司,我也痛恨大公司,我没有那个城府,也没有那个能力,今天这个公司3000到4000人,我都嫌它太大了,我最近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它拆成很多小而美的团队,每个团队人不多,可能几个人也可以,50个人也可以,每个团队都能像一个创业小公司一样,能够对一个产品负责,能够不断地做出有意思的东西。"周鸿祎说。
维持360草根创业式孵化的首要源头就是周鸿祎.在他看来,这是保证创新精神的重要条件。而360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一点就是创新,颠覆式的创新。当年360做安全产品时,首先打破了杀毒收费的行规,是为颠覆;然后,通过免费杀毒,进入导航和浏览器行业,依靠流量获得利润,是为商业模式创新。"在现在的互联网格局下,如果你去抄,巨头比你有更多的资源,比你更能抄,你一定没有机会……"
要有颠覆式创新,周鸿祎相信见微知著。他自认为并没有很强的战略布局能力,但微创新的积累也能改变世界。乔布斯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周鸿祎是国内最早鼓吹微创新的人。他的微创新三定律-"把大的变小,把复杂的变简单,把贵的变便宜",已然是公司里产品经理们的信条。
"360适合真正想干点事的人。"王铁军说,这和其他的大互联网公司非常不同。互联网公司一旦发展壮大,就变得层级分明,想要真正尝试做些什么就很难。
这一点也正是周浩当初选择360的原因。
2008年,大学毕业之前,周浩就和几个小伙伴们做了一个名为"BUUUZ"的交友网站,比美国的"BUUZ"还早了一年。但当时SNS还没有在国内火起来,网站最终草草关闭。毕业后,周浩获得了百度、腾讯等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的offer.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当时薪金条件不是最好的360,是因为"在这里有实现自我和梦想的基础,而不用从最基础的岗位干起".
"在360,最不看重的就是学历和资历。只要你有个好想法,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我们从来不会问你毕业于什么学校,只会问你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周浩说。
然而,既然创业,为什么不自己干,而要在360呢?
王铁军回答,第一是平台资源。360的平台已初具规模,有各样的人才和资源可以利用;第二品牌资源,360已经是个相对成熟的品牌,人们在认知上更容易接受;第三是用户需求更明确,360对用户需求一直很关注,有一定的积累。最后同时最重要的是,360允许失败,失败的成本比创业更低。
360草根孵化式创新的内核是允许犯错。
事实上,周鸿祎一开始并不看好随身WiFi这个主意。
"因为我自己觉得可能我没有这个需求,但他们既然愿意试一下,我就鼓励他们试一下。因为我们讲微创新,就要鼓励团队尝试。在他们去试的过程中,我觉得既然做了,就要把这个事做得酷一点。实际上我没想到这个东西这么受用户欢迎,这也是出乎我意料的。"
周鸿祎觉得中国人不是没有创新,只是害怕失败,但"创新一定和失败伴随着,你有十个创新,有九个失败,一个能成,你说九个失败都不要,就赌一个成的,这怎么可能呢?马后炮才能这么做。"
360草根创业式孵化是在探寻互联网公司新的管理方式。但重视创新氛围,就必须承担相对较高的失败率-齐向东曾对媒体说,"最后实现出来的(项目)只是三分之一。"
"这种创业方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你根本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360搜索产品经理赵君如是说。"你周围的环境怎样?你的对手在哪里?很难像传统企业已经看好了三年以后的方向和市场。"要克服不确定因素,就要求360以最快的速度来试错。
速度:抢占先发优势
赵君是360里的老人了,从3721时代起跟着老周"干革命",至今已经十年。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把青春献给了老周".
虽然他负责的搜索是一个模式相对成熟的产品,但每天的更新也不少。"你如果和对手在同一个领域做同样的东西,一点机会都没有,所以我们天天想着怎么颠覆。虽然干净、真实、不打扰用户是我们很大的卖点,但是光靠这个卖点还不足以支撑。"
360搜索一直瞄着行业老大百度来超越,但赵君承认"我们在各方面的经验上还是有差距".不过,速度是360的优势。据说百度讨论一个产品需要一到两个月,但在360,讨论只需要十分钟。商量定了,就上线试错,根据用户数据决定是去是留。
赵君坦承这种快速试错的方式会有一点风险,所以试错尽量选择在论坛、微博的小范围内完成。但在互联网行业,先发优势有时更是决定成败的因素。
像赵君这样思维方式的产品经理在360并不是少数。360随身WiFi从3月底有产品的初步想法,到6月8日产品上市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比百度的小度WiFi早了3个月。再比如,2010年360与腾讯进行"3Q"大战时,360做出"扣扣保镖"(该款产品屏蔽了腾讯的广告,让用户免费享受腾讯的收费服务。在后来针对这款产品的诉讼中360败诉。),从想法到实现仅用了三周时间。就连上市,360也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全球最快。
齐向东认为360这种快速反应的特点来自企业自身的基因。"我们是靠安全产品起家的。做杀毒就要快速更新,每天都有新病毒、木马出来,必须第一时间消灭,否则做不好产品。"不过赵君认为这种特点更来自于两位创始人-"老周是个简单、直接的人。他和老齐都认为快速反应、迭代更新更适合互联网。"
扁平化管理是快速反应的保障。如前所说,360十几条业务线,被分成了400个小团队。每个小团队都可以直接向周鸿祎和齐向东汇报。只要真正触及用户需求,无论你是普通程序员,还是实习生都可以找二人直接沟通。
在360里,我们很少收到名片。赵君说:"我们这里最不重要的就是职位。上上下下见得太多了。你做好了一个产品,你就冒了出来。做不好产品,马上就被'贬'了下去。"
能够快速反应还因为360是个颇为年轻的公司。整个公司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干劲十足。
360网址导航的周浩今年也只有27岁。在接手网址导航前,周浩是360搜索研发的团队成员。360搜索上线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公开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每天,周浩和他的团队都被"关"在一个会议室里搞研发,累了在隔壁房间睡一会儿,饿了有专职的师傅做饭吃。整整两周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工作,几乎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360搜索上线的那一天,周浩和团队里的兄弟们都哭了,但也觉得所有的付出值了。上线一星期,360搜索获得了市场10%的份额。
在互联网界,360也是著名的加班公司。常在望京地区拉活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360加班最晚。每天夜里11点后,总有不少出租车停在360大楼的门口趴活儿。
在360里,我们很少收到名片。赵君说:"我们这里最不重要的就是职位。上上下下见得太多了。你做好了一个产品,你就冒了出来。做不好产品,马上就被'贬'了下去。"
能够快速反应还因为360是个颇为年轻的公司。整个公司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干劲十足。
360网址导航的周浩今年也只有27岁。在接手网址导航前,周浩是360搜索研发的团队成员。360搜索上线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公开工作的内容和目标。每天,周浩和他的团队都被"关"在一个会议室里搞研发,累了在隔壁房间睡一会儿,饿了有专职的师傅做饭吃。整整两周的时间,废寝忘食地工作,几乎断了与外界的所有联系。
360搜索上线的那一天,周浩和团队里的兄弟们都哭了,但也觉得所有的付出值了。上线一星期,360搜索获得了市场10%的份额。
在互联网界,360也是著名的加班公司。常在望京地区拉活的出租车司机都知道,360加班最晚。每天夜里11点后,总有不少出租车停在360大楼的门口趴活儿。
不强制加班,工作时间弹性制,360员工的鸡血哪里来?
主管市场公关的副总裁曲晓东说,这种文化是内生的,带有创始人的特征。赵君也这么认为。在他的眼里,"老周和老齐都太可怕了!"他说:"老周发现问题马上就要反应,经常晚上一两点钟就一个电话来布置。老齐也是。他以前在新华社工作,要保持24小时随时待命。我跟他一起工作大概8年,经常向他直接汇报,即使是半夜,只要电话铃一响他都立马接起来,而且那么多年只有一次像是在睡觉,其余的时候都特别清醒。"
在曲晓东看来,360还是一个有"投名状"的公司。在古代,"投名状"是绿林好汉结盟时必须签署的一份生死契约。有了这份契约,大家就生死与共,荣辱相依。360的企业文化就像是张隐形的"投名状",将大家激励起来。
当然,360的"投名状"也体现在它的利益分享机制上。周鸿祎常在公司讲"Ownership",要对公司有责任感,对产品有责任感,也不是完全的"洗脑".
周鸿祎曾多次表示,创业公司更应该把利益公开化、透明化,至少要拿出30%作为员工持股,而且应设计出一个期权池让创业后期加入的人分享。
360创立时有40%的股份为员工持股,上市前虽然稀释到22.3%,但其员工持股比例在互联网公司中依然是最高,而且超过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周鸿祎个人持有的21.5%.
360的上市再度证明互联网是一个造富的行业。上市后,360员工分到的期权,足以成就100多位身家超过3000万元的富翁,身家数百万元的员工更是多达300多位,而上市前的员工总数也就800人。
另外,360还设立了占总股本5%的期权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后期加入的新人也有机会分享公司的成长,保证10年、20年后还有期权发给员工,周将此计划称为"常青树计划".
为了这个计划,周和创业团队与投资方有过很多争执。因为"常青树"计划,相当于每年都得增发,对投资者来说是利空。因为股票一增发,大多数时候都要跌,况且还是每年自动增发,设定了硬性要求,所以投资人就不干了。但周当时的态度很强硬:你们要是不干,我们就不上市了。
这种股权机制令360的员工都很骄傲。到目前为止,员工持股比例是24%,在互联网公司里仍是最高。
然而,2013年360搬到了位于北京酒仙桥的新大楼后,周鸿祎开始有点着急了。他害怕公司最初的快速成长会因为环境优越而变得懈怠。
不单是周鸿祎,齐向东也坐不住了。齐向东的办公室在15层,天天坐在高处,心里却发慌,因为他看不见人。以前他10分钟就能喊齐人开会,现在15分钟人都没来。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干脆要求在楼下几个大的业务部门给他留座位,方便他办公。
而且,随着360的快速发展,从百度、搜狐、新浪等其他互联网公司加入的员工越来越多,如何保持360原本快速反应的特点,是周鸿祎和齐向东要面对的问题。
事实上,360的"吐槽部门"并不仅限于运营中心。在360内部经常会举行一些产品PK会。两个团队的成员坐在一起互相评论对方的产品。这种PK会有时热烈得像是批斗会,常常不给任何面子,劈头盖脸地一顿骂(这可能来自于周鸿祎的个性),这让从百度、搜狐等公司跳槽来的新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据说,幸运的是,对事不对人的底线一直被保护的很好。
360内部吐槽的立足点来自于对"小白"用户的理解。360有一句名言:"像小白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行动。"周鸿祎对产品的理解是能为"最小白"的电脑用户提供服务的产品设计,同时也尽可能要求在介绍产品的时候简洁、明了。
王铁军做随身WiFi就经历过一个"小白化"的过程。
当初想解决上网设置难题,王铁军想到最直接的方法是在PC与手机之间增加一条线,以便实现自动设置。但在请教了硬件的朋友之后,王铁军发现"智能线"的想法需要改变线的"细"造型,增加线的重量,这样一来,消费者在使用时反而会增加携带成本,于是U盘的创意突然浮现在脑海。
之后,他和团队又在无线WiFi的基础上想到了"手指飞图"、"联动游戏"等10多个功能。
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周鸿祎和齐向东后,虽然这个产品概念得到了肯定,但他们引以为豪的多种附加想法均被周鸿祎一并砍掉,仅保留了最原始的功能。
"你可以用一句话向客户介绍你的产品吗?如果不能,客户是不会听你说第二句的。"周鸿祎说。
"你这款产品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呢?"他又问。
周鸿祎秉承了乔布斯对产品的理解,喜欢简洁的设计,极致的体验。"一款产品能解决用户1-2个痛点就成功了。"周鸿祎对王铁军说,"功能那么多有什么用呢?"
最终,360随身Wi-Fi的宣传语折叠为"即插即用的手机免费上网神器".360随身Wi-Fi在市场上的成功也使这个临时的研发团队,有了更长期的目标,近期,360随身Wi-Fi的升级版本也将马上面世,除了增加新功能,还会在颜色、造型上推陈出新。
20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PC领域里的天下已经明朗-搜索市场被百度占领,电商市场被阿里系占领,即时通讯市场被腾讯占领,安全领域被360占领。
然而,移动互联网领域正风起云涌,谁能在这一波浪潮中占领先机,必定能笑傲江湖,而谁在这一波里落后,或许就会万劫不复。
当很多人都在期待着360下一个100亿美元的发力点时,或许周鸿祎还在为360的安危担心。
著名的互联网评论员方兴东说,360仍在夹缝中生存。未来,在PC领域里,即使360搜索要颠覆百度的地位也不会是一蹴而就之事。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虽然360已有手机卫士和手机助手两款重磅产品,但未来会有一款颠覆性的安全产品取代360的安全地位还难以预测。
9月26日消息,腾讯旗下产品线全面调整。调整之后腾讯移动业务将着重突出安全及浏览器产品,与360形成针对性的对峙局面。
周鸿祎说:"所谓能赌到趋势的人,就是在你做的时候,这个事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感觉。"他说自己并不比别人更有预见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多地去观察用户,去发掘他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