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做不了“中国的优衣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凡客的创始人陈年是做电子商务的,对于电商和营销的方式是很不错的,但是衣服这些东西并不是让越多的人知道就越好,支撑下来的还是质量。对于服装公司,不仅有营销,还包括设计、库管各种方面的因素。凡客在这几方面差得太多了。
优衣库源于1984年,是典型的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摒弃了代理商、经销商等中间环节,彻底实施低成本经营,店铺也是采取仓储式超市型的自选方式。这种模式也是快时尚品牌常采取的一种模式。
优衣库的主要特点有:
1、 产品品项规划方面
优衣库的服装并不完全走时尚路线,更像是批发形式的服装超市:橱窗式的呈现方式、节约成本的摆放、价格更平实。比起ZARA、H&M,他的流行度还远远不够。
另外,优衣库主力销售是基本款服装以及零配件。基本款的设计成本少,但是低价却让优衣库的利润有限。
为了避免成本竞争,优衣库通过材料、产品研发实现差异化和附加值。它的保暖服饰系列产品Heattech已经有10年历史,迄今还在不断进化。
2、店面、网络销售
先说网络:09年进驻淘宝商城,据说当时是马云亲自出面,与柳井正达成战略合作。做过淘宝商城的可能很多都知道,当时进驻淘宝商城的品牌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更何况是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优衣库。优衣库除了淘宝旗舰店表现出色,还有其他很多网络创新的亮点,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2010年优衣库与当时火爆的社交网站人人网合作的创新营销方式,即“排队营销”。再说实体店面:02年进入中国,06年开始渐入佳境,到2012年在中国开设了约150多家店,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都是直营店。战略规划是未来要做1000家店。2011年落地的上海旗舰店号称优衣库规模最大的全球旗舰店,耗资3000万美元(换算一下,人民币大约是1.9亿),当然,营业面积不小——3300平,南京路上。
直营店对资金需求很大,150多家,算下来需要多少资金?没算过。优衣库在中国的销售是先有地面实体店,再走网店,而且网店是在一个很好的时机走的淘宝,现在就连当当也往淘宝靠,人家流量摆在那儿的。凡客最初也火了一把,它当时的崛起,可以说是站在PPG的肩膀上的,借鉴了PPG同时又超越了PPG。凡客目前没有实体店,如果要超越优衣库,需要从线上走到线下,做实体店。这又会牵涉到另外一个话题了。简单的说,能够从线上走下来的快时尚品牌也有——麦考林。当初从创业板融了一笔钱,开店铺,现在过得怎样?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关注。
3、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日本人在采购和供应链方面的精细化管理,不是简单的跟在人家后面找代工、贴牌和ERP就能快速学会的。人家也是那么多年的经验积淀,和他们特有的那种追求极致的严谨精神相结合的产物。
凡客要超过的话,单从产品、渠道、采购和供应链这三个方面来看都不容易。
说个典故:2011年陈年到江浙、长三角走了一圈,了解了LV的生产成本,开玩笑说要收购它。这一次,陈年宣战优衣库,我的理解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4、设计
凡客诚品设计实在是不行,和优衣库差太远,设计师对“基本款”的理解太庸俗,尤其是户外服装那一块,全是“公版”设计,毫无品味,连迪卡侬都不如——我非常怀疑凡客自己有没有设计师,还是直接去OEM厂挑现成的板样拿来卖。
做工、面料科技,这些方面要缩小与优衣库的差距并不难——优衣库的衣服做工称不上精湛,面料也并不好,不然也不会卖那么便宜。但“设计”一直都是优衣库的灵魂所在,如果不能在“设计”上有所觉悟,凡客要赶超优衣库根本是空谈。
“设计”真的是个技术活,容不得浮躁,容不得急功近利,也不是任何其他手段能够代替的,凡客如果能拿推广一半的预算来请几个厉害的设计师,那赶超优衣库还有一点希望,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整个一“服装厂现成样衣精选店”,这么干是成不了“中国的优衣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