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夺权大战之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联合国旗下机构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在阿联酋迪拜举行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为期12天的会议期间,将对修改国际电信条例进行讨论。而外界最为关注的是,此次会议是否会将互联网监督管理职责从美国的机构转移到联合国管辖范围内,有观察人士甚至将其喻为全球网络空间的“宪法时刻”。
新兴国家:应由联合国“接管”互联网
我们每天都在接入国际互联网,那么,一直以来,覆盖全世界的互联网是由谁在管理呢?
国际互联网的域名和地址实际上主要掌握在美国的一家名为“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简称ICANN)的非营利性组织手中。
ICANN成立于1998年10月,是一个集合了全球网络业商界、技术及各学术领域专家的非营利性机构,也是互联网域名和地址管理权威机构。主要负责全球许多重要的互联网络的基础工作,包括互联网地址空间的分配、互联网协议参数的配置、域名系统与域名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名义上独立于美国政府,但ICANN仍对美国商务部负责,每年定期向美国商务部报告。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质疑美国对互联网的控制权,他们认为国际性资源必须由全球共同监控,而非只掌握在美国的一个私营部门手中。
为解决互联网的全球性统一管理问题,联合国曾在2004年成立了“互联网管理工作组”。然而,由于互联网域名和地址管理仍由ICANN负责,该工作组的境地十分尴尬。
2011年9月,俄罗斯和中国等国就曾向联合国提交世界网络空间行为国际准则,希望各国尽早就规范网络空间行为的规则达成共识。其中包括各国不应利用互联网实施敌对行为或制造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强调各国有责任保护本国信息和网络空间免受干扰与攻击破坏,并建议建立多边、透明和民主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制。
而在此次国际电信大会上,互联网的监管权“易手”问题再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被提前曝光的提案显示,俄罗斯已提交了相关建议,希望ITU获得管理互联网的更多权限,建议ITU至少应该部分参与国际域名的分配,同时相应削弱美国ICANN等机构的权限。
目前ITU有193个成员国家,每个成员国都有一个投票权。ITU最初成立目的是分配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以及为电信网络制定技术互操作性标准。当国际电信条例制定时,还不存在互联网。该条例自1988年以来就没有更新过,然而面对今天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对应的条例则一片空白。
既得利益集团:拿“网络自由”作挡箭牌
俄罗斯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提议被媒体公开后,立即遭到一些互联网巨头和发达国家的反对。
谷歌以“捍卫网络自由和开放”为名,带头发起反击。在一个名为“Take Action”(采取行动)的网站上,谷歌称:“互联网将全球20多亿人联系在一起。一些国家的政府想要就网络内容审查制度达成共识。我们应该团结起来,维护互联网自由与开放。”
还有反对者说,如果联合国机构接管网络大权,互联网将由组织严密的、老派的、以政府为中心的机构管理,网络监控将被合法化,网络通信将被阻塞。
美国政府也拒绝把互联网控制权移交给联合国。美国驻ITU代表特里·克雷默明确表态称,“美国希望大会成功,但如果有人想让国际电信联盟接管互联网,那么最好别浪费大家的时间”。
站在同一阵营的还有欧盟,11月末,欧洲议会议员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一项决议案,该决议警告说,国际电信大会提前提出的建议可能会导致ITU本身成为“统治互联网的力量”,这是欧洲议会坚决阻止的事情。
纷争之中,ITU秘书长哈马敦·杜尔试图淡化业界对这一提案的关注,他说,尽管某些修正条款可能大多数成员通过就能得到批准,但事实上,没有得到一致同意的提案ITU不会采纳。换句话说,只有得到全票赞同的前提下,ITU才可能“接管”互联网。
而且,杜尔在3日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说,ITU并没有意愿与ICANN争夺互联网关键资源。他期望能与ICANN展开积极合作,并称大会将力促通过协商解决分歧,力争在所有成员国间达成一致。
一次大会难以改变既定规则
业内人士预测,不论结果如何,此次电信大会难以改变既定的互联网规则,争论的关键在于对互联网管理的长期方向,其中既涉及政治因素也关系到网络资源的争夺。
“的确,互联网监管关乎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言论自由,”《印度时报》指出,但还有一个被隐藏得更深的问题即这个信息王国中资源的分配。
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刊文评论称,探讨互联网“新规”的制定并非毫无意义。美国和谷歌反对改革现有规则的主要理由是,现有的互联网是“自由、开放和不受监管的”,但事实上,当前的互联网仍然在美国控制的机构管理下;这些机构的运作并不能确保完全开放和透明;此外,当前的国际互联网缺乏一个让所有参与者平等表达声音的平台。
印度IT界非政府组织“IT变革”的负责人帕尔敏德尔·辛格撰文指出,历史证明,很多产业的规则制定恰恰是为了避免垄断,有利于市场的繁荣。例如,正是因为政府通过设立规则要求所有的电话公司都必须附有“公共运营”(common carriage)的责任,即无差别地对待其他电话公司的信息流,这样才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公众的利益,并促使电话革命的到来。
事实上,在美国国内就正在进行一场关于“网络中立原则”的长期争论。即互联网是否也应像电话通信业一样,推行“公共运营”规则。在一些州,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失去了对网络电话的监管,导致的结果是一些服务的提供商没有责任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服务,于是飓风“桑迪”过境后,失去监管的网络电话都无法接通,而FCC却对此无能为力。辛格相信,由此可见,监管不仅是一个关乎言论自由的话题,同样也关系到市场的走向和公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