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高人指点我的职业规划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985工科毕业,但本科期间没有发愤学习,只追求考试80分。2007年毕业时大环境不好,找到某外企设计中心(二线城市),月薪税前3K多点就去了,当时我是懵懵懂懂小青年,心想终于可以挣钱了。2009年开始考虑是否跳槽,很多同事跳槽后普遍是税前6K,个别出色的可以拿到税前9K、10K。应该说在二线城市税前6K还可以了,税前9K那就比较滋润。我属于不太出色那种(税前6K)。但是经过毕业2年的认识和成长,决定不跳槽而是读研,请老鸟们看我的思路是否正确。
一、 待遇方面的考虑
我毕业这两年在这家设计中心从事的工作,说不好听点就是高级打杂,如果跳槽的话以我的技术水平,在税前6K这一档要停留很长时间,缓慢加薪或者盼星星盼月亮,盼哪天突然蹦出个好就职机会。有的朋友会说,你也可以学习呀。但是成长是由环境和个人共同决定的,起点如此,进步能有多快?也就是说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我的薪水基本定在7K。
有的朋友会说,7K你也该满足了,不要太贪心啊。的确,7K在这个二线城市还算可以。但是别忘了这里的房价,中心区已经12K以上,普通点的市区、边区也要7K,消费又高。所以说这其实不算什么好工资。很多人之所以月薪7K过得还行,是因为首付来自父母(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有房子),而我老家在西部,父母的积蓄在这边不算钱。
而另一方面,家里人非常希望我回去考公务员,考西部公务员现在难度低一些,而且那么多亲戚朋友在老家,不怕关系走不过别人。在老家的地级市,刚进入的公务员就算你没有灰色收入,工资也有2K5左右,而普通市区、边区的房价也是2K5左右。很多原来初高中没有考出去的同学,现在都过得很HAPPY。如果我回去那边,借助父母,几年内就能解决房子,继而是老婆的问题。
当然我还算有点志气,想在这边奋斗。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发达地区的月薪6、7K,听起来高,其实在老家的月薪2K5面前,根本拿不出手。如果我不求变,继续在这边当个普通打工仔,和选择回老家一比起来,那肯定是脑袋被夹住了。
说到研究生,他们的工资有多少呢?我本科继续读研的同学,最差的都是进中兴华为,月薪也是从6K起步(而我是从3K起步),有些勤奋的同学,月薪是从1W以上起步的。很现实的差距摆在这里。对于研究生,中兴华为算是差的,但是他们仍然有高的起点,发展也更快(比如现在跳腾讯的能拿不少钱)。
二、 技术方面的考虑
我上面的分析会让人觉得很功利,但本人实际上是对技术怀有热情的单纯青年。我原来那个设计中心,一方面由于资历和起点的限制,看不到未来,这并非浮躁,而是我再怎么静下心来,前景就是那样子;另一方面外企的透明天花板也是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两点,我必须立刻求变,不呆在那里。
在我看来,做技术的出路有:
1. 坚持走技术路线,靠本事吃饭。这就得在技术上做到“缺你不行”。要达到这种高度,除了具备技术资质和爱好外,硕士是最起码的,博士最好。有的人会说,我也可以慢慢起步,自己不断努力和学习呀。但是这种想法非常有问题,因为无论哪个行业,那种成长,都是于由环境和个人共同决定的。环境再好,个人不努力那等于零;但是个人再努力,环境很差,只会让你的努力白费,汗水白流。不仅仅是想走技术路线的,包括想转管理销售的,切记要给自己找一个好的起点。
2. 做一段时间技术,然后转管理或销售。现在已经不是随便做个技术混混几年,就能转管理、销售的时代了。撇开做管理、销售所需的职业特质不说,对管理、销售人员的技术实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很多想从技术转管理、销售的人,技术实力平平(不然为什么要转呢?),这样一来,读研培养的素质,研究生学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公司校园招聘招销售,现在都倾向于硕士。我相信这一定是大势所趋。
3. 做一段时间技术,再进入权利部门。这种部门不是很多,比如分管工业的国家机关,或者具有签字权的权威机构(检测中心之类)。想进这种地方的人非常多,你没有硕士学位,没有响当当的出身,马上会被具备此种条件的N多人甩得远远的。
4. 创业。创业是高难度的事情,最起码能满足1、2条要求,才有资格谈创业。当然如果你是权二代、富二代,那当我没说。
虽然问题很复杂,但分析后就能立刻明白,以上4个考虑全部指向共同的方向:读研。
很多人会拿某某牛人小本的成功来说事,但我想说的是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定位,90%的人都很平凡。我也是普通人,只要走适合普通人的路,做好规划并踏实努力,平凡人也可以追梦和成功。但千万不能拿小概率事件来指导自己。
本帖最后由 persempre 于 2010-3-29 16:21 编辑
三、从长远考虑
从高中毕业起,一个人开始踏入专业学习的道路,18岁到60多岁退休,总共45年左右时间。不管是读本科4年还是读研7年,大学教育都要管着你40年,对一辈子的职业生涯有巨大影响。
我工作两年的一个认识是,如果一件事能管你几十年,那么眼光一定要放长远。
举个有类似属性的例子:买房。一套房子要管你二、三十年。刚进大一时,有一对乡下远亲小夫妻在广东打工,工作几年有一两万块钱。那时我们西部小地方离房地产还很遥远,地级市里一平米才800块,他们就用那点积蓄作首付买了一套房子,贷款很多钱。结果现在他们早还清了,可以结束打工到地级市里做小生意、过生活,他们的小孩也获得了很好的条件。从小山村奔到地级市,他们是成功的。尽管没文化,但买房却很有远见,还贷那些年的苦根本算不得什么。现在那套房子涨到2K5了,很多同去打工但没有规划好的人,无法支付高昂的房价,只好继续回老家农村。
所以从长远着眼我必须读研。尽管考研、读研的这几年,我会有一定损失。但是:
第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读研能给我提供更好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经历(对于有的行业来说读研是最起码的),获得更多的人脉和机会。如果我发现刀钝了,应该停下来把它磨锋利,而不是担心进度还继续用钝刀干活。
第二,我现在不付出一定代价纠正职业发展,等到将来不得不纠正甚至无力纠正时,付出的代价要多得多;
第三,读研是影响我40年的。中国这40年里不知道要发生多少事情,社会不知道有多么巨大的变化。如果能借此走上正轨,这么点损失是值得的;[!--empirenews.page--]
第四,我至少还年轻,有资本折腾,这几年暂时还不用考虑娶老婆、买房的事,还处在有机会读研的好时期。等再过几年,工作、房车、双亲、妻儿的压力同时出现,就没有机会了;
第五,我的家庭情况还允许我读研,没有后顾之忧。
好了,尽管抛弃工作去读研有些不可思议,但三方面的论证给出了充分的理由。我是2009年7月辞职的。之所以不跳槽,是因为尽管工资只涨了一些,我确实想踏实点做事(自夸一下),以及不想在刚毕业时简历上有太多的跳来跳去。之所以选择7月,是因为正好就有两年基层经历,顾及到考公务员的可能性。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我打算报考比母校还要好的TOP,而考外校还是名校,不辞职很难保证充足的时间供给。
我不考本校,多少有点理想情结。一方面TOP无论师资、资源、人脉、行业地位都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本科同学在母校研究生阶段中有的被放羊,有的因为没有好项目而做偏理论的东西,这也让我产生考TOP的念头。这也为我今年的失败埋下伏笔,毕竟TOP太难考了。尽管我今年发挥有点失常,第一次考没有经验以至计划、进度有较多不合理之处,时间太短复习不够充分,但最后考出来分数虽然不高,还是可以的。如果放到本校则很可能录取,但是放到TOP就不行。如果调剂,要么是不如母校的地方,要么换到较远的专业。情况比较尴尬。考完试后,我也郁闷了好长时间。
接下来路怎么走呢。如果去找工作,我可能辛苦些能找到类似的工作,税前6K。但正如前面的分析,第二份工作要做挺长时间,要积累的,我不能就这样被钉住。那么能不能先找个工作过渡一段时间,等到今年后半年在职考,考上就去,考不上就工作?根据分析,在这边继续做税前6K的工作,要放弃老家的2K5,放弃老家的人脉资源,起码好多年不能接父母过来住(他们辛苦养我一辈子,也只剩20多年的寿命),感觉是完全不对等。如果在这边的工作比较有意义,才值得我放弃那么多。
所以如果考不上,应该是回去做公务员;如果考得上,应该是去读研。这样一来,找工作显得没有必要了。和家里讨论以后,我们共同得出一套计划,不仅爸妈满意,我也觉得不错。总体来说,他们支持我的想法,以及为前途奋斗的,同时他们也坚决反对继续去大城市当普通打工仔。
1. 继续复习备考TOP,由于有了去年的基础,以及宝贵的失败经验,今年的胜算大很多。
2. 在前几个月备考的同时,每天抽出3-4小时准备公务员考试。考两次公务员,第一次邻省公考作为练兵,第二次老家公考目的是考个职位。我有很多在一线城市上班的初高中同学都回老家考公务员、移动、电力等部门了,论考试能力我还是不输给他们的。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才需要有一次公考练兵。
3. 当然考公务员是留个退路。我对今年考研还是较有信心的,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真的要回去。如果考研成功,公务员只要辞去就可以了。老家有点关系,可以打理这些事情。
这样的计划,不知道高人们看了觉得如何呢。由于我一直是自己拿主意,包括高考志愿,大四时是否考研等等,结果走了不少弯路。作为刚出茅庐的小青年,阅历太过于短浅,怕是做出的决定让自己越走越差。父母的意思,其实都是从稳定出发,他们最希望的还是我回去考公务员。以前我很鄙夷这种想法,但是现在也觉得有些道理。毕竟他们人生几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他们对企业怀有恐惧感,因为他们的不少同学,以前分配到企业的,现在都很惨,吃饭都成问题。我也是慢慢才理解稳定的重要性,也正是这样,最近才在研究调剂的过程中,发现另外一个问题,也想请教大家了。
由于当初想都没想,就抵触调剂,错过了一些机会。最近我发现研究所也是可以调剂的,研究所究竟怎样呢?经过一段时间网上的探索,发现研究所其实是读研的好选择:
1. 研究所多数免学费,而且补助非常高,上千的补助也不少。
2. 研究所做的项目是有实际产品的,出来工作就知道,能卖钱的理论和产品才是有价值的,高校里的不少研究生却搞偏理论的东西,至少我没到那个境界。所以研究所不仅仅是读书,实践能力也可以培养一些的。
3. 在研究所读研,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是1:1,绝不可能出现高校里一个导师带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情况。出来工作就知道,如果能有个人指导你学习和工作,是多么万幸的事情。
4. 研究所的待遇很不错。它不仅稳定,没有企业那么疯狂加班,部分好的研究所待遇比很多所谓外企好很多。而不少研究所读研是定向的,如果确定要在某个技术方面积累,那么去那个方面的研究所读研是很好的选择。
当然研究所也是有缺点的:
1. 研究所是由国家给项目的,他可能落后于市场。研究所里的导师也并不见得个个是真才实学。
2. 研究所的文凭,可能得不到社会认可。
3. 读定向研究所,必须非常了解实际情况,不然走错地方就遭了;读非定向研究所,则面临找工作问题,而不管你是读研究所还是读高校,3年内技术实力很难有质的飞跃(通常只有1.5年的项目经历),文凭认可度不高就成问题。
尽管这样,我经过浏览全部中航、中船、兵工系的研究所,发现一些专业上适合自己的,也很感兴趣的研究所。它们都承接很多国家重大军品项目,尽管作为个小本接触不到什么,但能到这样的地方锻炼,甚至有机会工作,也算不错吧。研究所是更偏向于稳定的选择,但比起公务员来,研究所并非只靠嘴巴和关系就能混得不错的地方,也要求一定的技术实力,也要求你在里面熬上不少年。但是我也正好有此意在一个地方静下心来做技术的,至于10年后继续做技术,还是转别的,那是以后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研究所比较契合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也请有相关经历的人点评我的想法。
考TOP仍然是最佳选择,因为TOP出来,不管是研究所,还是牛外企,都比较容易进去。不过,如果有牛研究所的读研机会,或者是今年考TOP还是失败了,那么在研究所这一块的考量就显得很重要。
我全部的规划就写到这里了,有的朋友说我想得太多,可是人生本来就很复杂,规划是一件很困难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有什么理由不“想得太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