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有益事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网友杂谈: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情形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当你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努力争取的升职机会给了一位经验不如自己、而且入职时间还比你短的同事时,你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你的内心充满了嫉妒。如果能与胜出者握手祝贺,固然是好,但这样的情况鲜有发生。
现年46岁的Happy Brain Science创始人斯科特•克拉布特里回想起了自己当年的这种感受。当时,他在一家科技公司担任管理职位,他新招的一个员工谈下的薪水只比他当时低了几千美元。他说:“我发现他刚毕业拿到的薪水已直逼我花几十年功夫才达到的水平。”
克拉布特里经过很多低薪和不那么诱人的工作才获得成功,面对这位迅速获得高薪职位的下属,他的心里非常不平衡。“心情不好的结果是我减少了对工作的付出。”
想到将要管理一个他如此嫉妒的人,克拉布里特心情很低落,最终促使他另寻高就。后来他创立了自己的企业。他说,这源于他意识到不断与他人攀比只会带来不快——而不快乐的员工为公司创造的投资回报自然会下降。
因此,如果最终结果是敌意和工作满意度下降,是不是就等于说,嫉妒总是坏事呢?不尽然。
2011年,一份名为《为什么嫉妒胜于钦佩》(Why Envy Outperforms Admiration)的研究报告称,如果疏导得当,嫉妒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研究人员尼尔斯•凡德冯和马塞尔•齐林伯格将嫉妒分为两大类:恶意嫉妒,导致谴责和排斥竞争;善意嫉妒,激发效仿和竞争。
嫉妒的核心是将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凡德冯和齐林伯格对善意嫉妒的研究认定,相互比较可以促使人们更努力地工作,实现更高的目标。
以职业运动为例。“本质上,运动员的一部分工作就是看其他人如何表现,努力赶超,”27岁的职业击剑运动员本•布拉顿说。他是2012年基辅世界击剑锦标赛(2012 Kiev World Fencing Championships)金牌得主。
干布拉顿这一行,只有怀着不断挑战国家级、世界级和奥运会级别的竞争动力,才能脱颖而出,夺得冠军。这种嫉妒是超越竞争对手的强烈渴望,它不一定是坏事。
“如果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就很难有动力更加努力、付出更多,”得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阿特•马克曼表示。“事实上,需要一些不安来推动你实现更高的成就。运动员就常常这样做,他们会找一位竞争对手,以胜过这名对手为目标。”
布拉顿承认在看到队友排名靠前时,他有过一段自我怀疑的时期。布拉顿说:“那时,我让其他人给我设定标准。事实是,面对竞争对手充满负面情绪并无用处,它只会将人的注意力从终极目标——自己的成功上转移开。”
当他看到队友达到更高水平时,布拉顿表示,他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渴望达到他们的水平。不再内心充满嫉妒,布拉顿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而是自问:“他们做了什么我没做的事情?随着嫉妒消失,我也更上一层楼。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由于成功通常都依赖竞争环境下人们的表现,马克曼说,这种思考方式不仅对运动员有价值,显然对企业界也管用。他说:“有两种运用方式。第一种,研究竞争对手公司的成功之处,有助于在公司内部形成激励,成就新目标。第二种,当公司员工关注自身职业生涯中尚未取得的成就时,也会推动他们在公司里往上走。”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运用运动员追求卓越的标准真的能给企业带来莫大好处。领导力和培训发展公司费而思(Fierce, Inc.)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利•布克就见过公司经理让团队成员相互竞争来提高公司利润时遭遇的失败。“它会损害员工关系,降低归属感,而且还会遏制创新。”
固然,关于如何培训积极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竞争落败这个问题还有很多话要讲,效果可能也取决于环境,但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个人对(内部和外部)竞争对手作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