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失败经历比成功更值得分享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和其他事情不同,创业公司倒是更喜欢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大家更喜欢分享自己或别人成功的经验,而成功的母亲,必然存在的“失败”却似乎成了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大家连提及其名字的勇气都没有,仿佛创业领域就处于新闻联播的世界里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片歌舞升平。为什么会这样,又有什么影响。一起和著名作家Adam Fletcher 探讨下吧。
失败是冷场王
为什么不分享失败的经历?因为坏消息会冷场,而且,谁会对失败的经历感兴趣呢?这种理由,其实都站不住脚,而且,这对整个行业都会有不良影响。如果我们不去分享自己犯过的错,别人就无法从中吸取教训,导致大量的时间、金钱都会被消耗在重复的错误尝试中。据说只有5%的科学报告是发布出来的,也就是那成功的5%。谁会想到发布失败的调查,杯具的实验过程呢?是有的,就是那些同样想着做同样实验的人。你为他们省下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即使你的失败最终没有导向最后成功,但它也有可能是别人需要的解决问题的最后一点线索。科学研究领域在这点上已经有了进步,有190万科学家已经通过ResearchGate解决这个问题。
互联网上人人都是赢家?屁
这种现象造成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制造了一个信息真空,在这个真空里有着我们本应公开让人引以为戒的失败经历,而我们保持了沉默。导致即使再普通的网站推销员,也可以通过把25美金一本的成功经历精选,创造每小时3000美金的收入纪录。所以我们才看到一个人人有钱赚的IT行业,而当我们亲身实践而不太如意时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压力,既然别人都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那是因为,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有以下几个误区:
1.虚幻优势
美国93%的司机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能在所有司机中排前50%,25%的SAT考生,自认为是成绩最好的1%。这就是虚幻优势效应:我们总是容易自视过高。二档我们被问及自己的成就时,往往会夸大了事实真相,实际上只是夜郎自大。
2.简陋的回顾
遗憾的是,世界过于复杂了。简单而单一的目标才容易让人完成,团结起来的时候,大家能合力把人送上太空,但独立开来,大家还是连遥控器也找不到。由于我们活在这么一个过于忙碌而注意力不集中的社会。我们很不擅长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处理。大家更乐于把所有问题简化。媒体知道这点也把所有的事都分成两个对立面。这点在回顾成功经历的时候一样适用。当我们回顾成功时,往往会把导向成功的各种复杂因素纠结在几个细节点上。例如苹果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乔布斯有远见。这事实是没错,但是这并不是苹果成功的所有原因。只是比起去纠结这个有着47000人的团队的超复杂,环环相扣的发展过长,乔布斯是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
[!--empirenews.page--]
3.运气的作用
正如我们把成功归结到个人身上,我们往往也会把失败归结在个人身上:因为不够努力,没有想到足够好的解决方案,不够聪明等等。当然不是。当你身边的人都有一些试过一两次创业的人,你就会发现以上的总结都是废话。创业是更接近感性而理性的存在,充满了猜测而不是知识储备。没有蓝图,只有大量努力工作、努力适应、自我激励。成功需要的,也许只需要对的时间、对的环境。而达到这点则非常需要运气。运气的作用就像是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也会让一切变得顺利。所以,其实可以跳过总结,那些失败的经历也未必总会失败。不要消灭所有你的项目的存在痕迹,而应该把所有的记录存档,休息几个月充下点,再接再厉时这些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总结:放下手中的自我增值指南,好好整理你的失败经历
创业不是成王败寇的零和博弈,认识到这点,就会发现分享失败共同进步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学会去整理自己的失败经历,虽然这并不是一样简单愉快的工作,也没有现成的平台和服务能帮我们整理出其中的要点,但这是只有当局者才能做到的事,所以应该努力试着去做。而即使你读了千百遍各种名人传记,学习他们处世哲学的几个要点,改进自己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你也没办法把不成功变成成功,反而放下这些书,放弃规划蓝图、秘诀、指南,试着寻找那些有着类似实践经验的人的失败经历,你才能更获益良多。
小编的个人见解:未知让人恐惧,而人太容易偷懒,往往看到别人成功的路数,就一味地想着去模仿。如果有这么一个更乐于公开失败的环境,让创业者能对于失败的创意和失败的原因有多些认识,大家也会更有胆气去做真的创新产品,而不是单纯的想着对已经有成果的产品进行微创新和山寨吧,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同质化的市场正需要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更公开重视自己的失败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