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电视代工领域:TCL的曲线救国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家电厂商TCL将于明年成立致力于电视等产品的受托生产新公司,新公司成立后目标还将扩大到日本的家电厂商。此前,日本电视厂商长期陷入赤字苦不堪言,为削减成本一再加大委外代工的比例。深谙代工与品牌无法共存的道理,所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最优合作方式——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代工日本的大户。如今,TCL进一步插足代工并将该项业务独立起来作为企业分离出去,这会对代工行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TCL本身而言,这个变动是否意味着公司在品牌经营上出现变数呢?距离明年还有一段时间,眼前的水面似乎并无太大波澜,但底下的窃窃私语已经四起。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表示:TCL除了受托生产东芝电视外,还将承包生产部分索尼和松下的产品。如果将受托生产事业作为EMS(电子产品的受托制造服务)独立起来的话,包括欧美等在内的众多企业的产品也将成为受托生产对象,例如瑞典宜家家居中的配套定制电视,则计划由TCL多媒体来负责生产。同时,和电视并举为主力事业方向的手机生产也将以日本企业的品牌为依托进一步开拓日本市场。
双赢的代工
目前,TCL在世界液晶电视市场占有率为5%,2011年全年的销售额达到608亿,纯利润约为10亿。今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LCD电视329万台,同比增长70%,在中国市场稳居第;前5个月销售液晶电视563.65万台,同比增长72.1%。今年前五个月TCL彩电产品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面的半数。另外,TCL也作为中国液晶面板生产的先驱者而被熟知,其投资245亿人民币的华星光电8.5代线也在今年正式启动量产。庞大的市场占有率和制造实力无疑成为外资企业的首选。
现时松下公司的外包比例为10%,而其预期目标是在几年内提高到30%~40%。索尼计划以台湾EMS厂为中心扩大释出液晶电视的外包订单,2011年度索尼液晶电视委外代工比重将由2010年的50%扩大到75%。业内普遍认为,松下、索尼外包的比例还会继续扩大。而陷入电视机泥潭的日本企业不仅仅是索尼和松下,日立已经计划最早在本财年把所有电视机制造业务外包。
对于日本彩电企业来说,不景气的市场留给它们的路有两条,一是逐步放弃家电业务,转向更有竞争力的其他领域;一是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即放弃生产制造甚至销售部分,从产品研发和品牌溢价方面获取利润。日系彩电正在走第二条路,如此一来将大大提升渠道和成本优势,像苏宁生产先锋电视,国美代工的三洋电视,因为节省了不菲的渠道费用,价格方面有竞争力。对于TCL而言,这样的合作对其属于利好,有利于TCL在日本市场的推广和销售。在2010年后,TCL、康佳和创维等都扩大代工比例,TCL则选择与东芝结盟,TCL生产基地以ODM方式委托加工东芝彩电。
以代工发展品牌
对于国产彩电而言,现今主要的问题依然是缺乏核心技术。此外,三网融合的大势所趋、谷歌、苹果等全球IT巨头开始觊觎彩电市场,也为国产企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影响。面对复杂的产业环境,有些企业开始转型做消费电子、小家电,甚至投资房地产,这些偏离主业的做法都导致了国产彩电竞争力的削弱。而本土企业也在寻找一个突破点,客户端热炒的各种软件创新和概念定义只是一方面,提高制造力和水平是根本,创造更多新盈利点则是目标。
虽然日系企业扩大外包比重,但我国彩电企业为其代工的也只有很少一部分。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他们把代工交给富士康、纬创、瑞轩等不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会更放心。同时,中国是一个极大的经济体,中国彩电市场占世界市场的19.7%(2011年),因此中国大部分彩电企业均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这由中国大陆的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所决定。中国彩电业一直以来最重要的就是“走出去”,在国际上打响自己的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过去十年,在消费电子领域表现最好的公司是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苹果。“对于中国大陆企业来说,可能更需要学习三星。三星持有整个产业链,从面板、半导体、到材料、到组装,再到品牌市场推广,一体化。中国大陆企业可多借鉴这种模式。”(李东生)
这种方式投资风险虽然比较大,但以TCL思维看来别无选择。因为在大陆现行的体制之下无法产生出像苹果那样的技术创新能力型公司,依靠综合实力与对手竞争成为唯一途径。如此一来在关键的环节上有所缺失,必将大大影响竞争能力。日本企业扩大代工业务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正是一个完善和提升的机会。有鉴于TCL自身品牌和客户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成立独立企业将更好地协调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又一途径消化面板产能
2011年12月,华星光电第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正式投产,当月产出1.856万片液晶玻璃基板。而按照计划,2012年产量将达到月产10万张玻璃基板。一块8.5代线玻璃基板有三种切割方式,分别为12片32英寸液晶电视用面板/6片5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8片47英寸面板。按照国内市场彩电需求主要集中在32、42、47三个尺寸计算,TCL华星光电的年产能在供应千万台彩电需求面板之上。
华星光电的投产,对于TCL并不全是好事。虽然这可以为TCL在全球彩电市场高歌猛进提供足够的动力——液晶电视三大重要环节为:面板、模组、整机。整机环节附加值低、技术创新空间小、最多占据彩电产业价值链的20%,大多数时候还达不到这一比例,如果要开发新技术,必须从面板和模组入手。但在全球面板业不景气、国际面板巨头纷纷着手转型的当头,华星光电8.5代线折旧刚刚开始,销售额折旧率必定高于20%,和已经折旧完的韩国和台湾公司相比,压力巨大。8.5代线的顺利投产虽然在战略上改变了TCL、甚至国内彩电业对进口面板的依赖,但是在战术上也使TCL不得不面对面板厂在全球相对产能过剩背景下的竞争亏损问题。
减产或者停产则意味着更多的损失。夏普10代线在去年最不景气的时候开工率只有50%。这还是在夏普一条8代线已经转向中小尺寸非彩电面板切割的背景下。这也是2012年初,夏普10代线选择股权下嫁鸿海的原因。统一背景下,TCL的选择则是自2012年起正式介入电视代工,利用自主品牌和代工等多种模式,全面提升产品销量,消化华星光电的产能。
在彩电领域,全球市场的主导权从日系向韩国和大陆地区转移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对TCL要比夏普更加有利。不过在讨论遥远的将来之前,二者都需要在现在面板业整体环境不佳的背景下撑到“明天”。2011年第四季度华星光电出现的1.31亿元亏损已经让TCL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21%。随着华星光电产能提升,其巨额资产折旧导致的亏损将加大。归根结底,无论是TCL努力追求销售数量,还是夏普让鸿海入股10代线,其实都在为同一个目的而努力:解决面板产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