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战略看科学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当历史的钟摆指向21世纪,经历了二十余年高速发展的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作出了科学的抉择——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时期,历史选择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十年走完了国外同类型潜水器近60年的发展历程;同样是十年磨砺,中国航天真正实现了“载人”飞行。
这十年,——党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逐步形成共识,创新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随之颁布。这份凝聚了2000多名专家心血的科技发展蓝图,明确提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和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今年7月,神州大地再次响彻创新的号角声——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作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
探索机制,激发活力
为了解决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等深层次问题,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而在这个体系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20多年前,华为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仅2万多元的小公司。凭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独特的创新文化,华为冲破了国外通信设备巨头的垄断,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为中国赢得了声誉。
国家创新体系其他方面建设也稳步推进——全国千余家科研院所陆续完成企业化改制,走出了游离于经济主战场之外的困境;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各地相继出台规划,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蓬勃发展,技术市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成为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千人计划、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从国家到地方,不断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障碍。目前,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
创新驱动,内生增长
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广袤的中西部地区,各地纷纷将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效益不断显现。
推动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危机提出的要求,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之策。以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为代表,88家国家高新区也成为走创新驱动道路的先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创新在支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百姓得到了实惠——从数字电视到半导体照明,从重大新药创制到食品安全,从高速铁路到智能交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给人们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断涌现的科技成果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日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