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专利流氓?让你看看什么叫专业的专利流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些天专利纠纷的案子bling~bling的冒出来,这边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书》,判定iPhone6、iPhone6Plus侵犯深圳佰利100C的外观设计,那边曝出有个人认为苹果偷窃他的想法,iPhone、iPod和iPad都侵犯这个人1992年提交的一份“电子阅读设备”专利,还说自己受到“无法用金钱来弥补和衡量的伤害”,并且索赔100亿美元。
那个“无法用金钱来弥补和衡量伤害”的想法
当然,还少不了高通和魅族的诉讼案,专利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编辑君收到很多小伙伴留言,指责高通“专利流氓”。。
其实编辑君不是偏袒哪一方,既然决定起诉,法律自然有它的准则。
至于“专利流氓”的说法,编辑君认为还真不是,高通的专利也是花费精力和时间积累来的,中间的巨大成本不只是金钱,所以使用人家的技术交钱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说高通“区别对待、收费太高”,不过“专利流氓”确实不太合适。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专利流氓”。
一般我们对“专利流氓”的定义符合以下几点:
1、以低价向破产公司购买专利;
2、自己不生产产品;
3、通过持有一些擦边的重要专利来起诉大公司以获取巨额赔偿。
前几天,美国德州地方法院接手一起案件,原告方是Uniloc,被告方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微信,理由是微信侵犯Uniloc持有的专利号US7,853,000和US8,571,194一一“发起电话会议的系统和方法(System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A Conference Call)”两项专利。
专利细节我们不多说,总之涉及微信视频群聊、语音聊天等功能。
编辑君小声说一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过,Uniloc只针对GooglePlay和AppStore美国区的Wechat,使用英文版微信的用户占比很小,细分到美国市场更少。
话说回来,貌似所有的通讯软件都有这些功能吧。
所以,和腾讯一起被告的,还有KakaoTalk、Line等多家即时通讯软件。。
如果以为只有这些,简直太小看Uniloc了。
我们来数数这些年被Uniloc起诉的公司:微软、索尼、思科、华为(对,还有我们的华为)、谷歌、Netflix、NEC、Hulu、Facebook等20多家巨头。
Uniloc是一家非常可怕的科技公司,因为它针对的都是科技公司。
这是它们的网站,简洁的不像实力派啊。。
除左上角的logo和两个彩条外,还有中间的登录按钮,其实就是摆设,根本点不进去。
查看网页源代码发现,竟然还隐藏一段非常浮夸的宣言:
Thespirit of innovation is alive and well at Uniloc.
Unilocstorymirrors an American theme seen over and over during the last fewdecades:acompany that is discovering, growing and innovating technology thatis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live.
Uniloc is in thebusiness of finding big ideas. In the device recognition space, forexample, we believe that we have uncovered a billion dollar market.We have focused on technology that is incredibly complex to develop,but elegantly simple to execute. And it fits our straightforwarddevelopment model. Look at many ideas. Pick an outstanding one.Patent it. Commercialize it. Reap the rewards.
Thedevice recognition space is particularly exciting for us. As contentbecame more available online, and broadband penetration increased, wesaw a pretty clear need to protect content theft by tying downloadsto individual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ith theproliferation of Internet connected devices worldwide we became quiteexcited about leading the way in what we think will be a very largemarket for both device recognition and device reputation. It’sa superior way to identify and protect transactions of all kinds.
Unilocis not a huge company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we employ. But we hopeto make a huge impact on the way people live and the way companiesoperate.
编辑君稍微翻译几句:
创新的精神一直都在Uniloc的心中。
过去的几十年中,Uniloc的探索、成长和创新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
艾玛,翻译的想吐,明明是流氓,还要非说自己感动世界。。
不过,虽然现在身为首席的“专利流氓”,但是Uniloc曾经纯洁过。。
1992年澳大利亚,RicRichardso成立Uniloc,主营计算机安全和软件专利保护。那时的Uniloc确实拥有自己的专利。
创始人RicRichardso
比如,PhysicalDevice Recognition(物理设备识别平台),可以识别设备真伪,应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和身份管理等领域。
System forsoftware registration(软件注册系统),通过输入激活码的方式,可以使用正版软件的全部功能。
说实话,Uniloc开创tryand buy(先试用,后购买)的软件销售模式,Uniloc凭借这个专利赚了不少。
不幸的是,当时很多公司使用这种模式,Uniloc自然眼睛放光一一发现一大波金矿!
于是,Uniloc一口气将75家公司告上法庭,包括倒霉的微软。。
因为那时的微软正被盗版困扰,好不容易想出一个办法。
喏~就是这个↓↓
和Uniloc的软件注册系统差不多。。
于是,漫长的纠纷上演:
2003年,Uniloc美国公司和Uniloc新加坡公司将微软诉至美国罗德岛州地方法院;
2009年4月,陪审团做出判决,认为微软构成侵权,应向Uniloc赔偿损失3.88亿美元;
微软当然不服,提起上诉,法官同年9月推翻了陪审团的侵权裁决;
2011年1月,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做出裁决认为,微软确实侵犯Uniloc的反盗版专利,但微软并非故意,应当对赔偿金额重新进行界定;
微软对陪审团的“侵权有效性裁决”表示质疑,而Uniloc认为陪审团的“损害赔偿金裁决”过低;
2012年3月,双方达成最终和解协议,但协议内容并未透露。
由于Uniloc出身澳大利亚,正常情况下,Uniloc澳大利亚的专利需要一年才可以在美国取得,这一年中,其他美国公司抢先使用相同的软件注册系统,加上Uniloc美国的专利范围比较模糊。
最后,美国专利局直接判定Uniloc专利失效,但是Uniloc保留上诉权利。
不过这也足够让Uniloc尝到甜头,“专利流氓”从此开始道德败坏。
首先,Uniloc会对相关法律信息了解透彻,提前挖好坑,坐等这些公司踩雷。Uniloc专利的由来,几乎全是低价从破产公司购买,起诉大公司来获取巨额赔偿。
当然,Uniloc并不是不会对小公司下手,而是静观小公司做大,这样赔的钱更多。
只是这样?
No!
Uniloc还找到对自己有利的法院一一德州地方法院,然后成为他们的常客。
所以德州地方法院一直声名狼藉,因为专门受理专利案件,陪审团十分同情专利持有者,结案速度也很快。
据RPX专利搜索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Uniiloc卢森堡公司已经发起162起专利侵权诉讼,Uniloc美国公司已经发起177次专利侵权诉讼。被告包括Facebook、Whatsapp、Viber等移动社交软件,和Mcafee、Symantec(赛门铁克)等杀毒软件,获益数十亿美元。
事实上,国外这样的专利诉讼非常常见。
据BBC报道,美国专利诉讼60%由“专利流氓”发起,70%专利赔偿也落入“专利流氓”的口袋,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2007年,VirnetX称微软恶意侵权,两个月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微软支付2亿美元的和解赔偿金。
2012年,VirnetX将苹果告上法庭,称FaceTime和iMessage侵权,要求苹果赔偿3.682亿美元,近期又追加1.9亿美元。
2014年,SimpleAir称Android推送服务侵权,要求谷歌至少赔偿1.25亿美元。
2015年,Smartflash控告iTunes侵权,要求苹果赔偿5.329亿美元。
都是赚钱,有的公司可以改变世界,有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