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lay想入华,野心和难度一样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谷歌I/O 2015大会正当途时,有一则消息在国内发酵起来——那就是关于谷歌正在和国内手机厂商谈判,希望在手机出厂时能预装Google Play,而作为回报,谷歌将会为每台预装后的手机补贴1美元的传闻。
这则消息显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谷歌想推动Google Play入华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去年2月,谷歌承认正在对中国Android市场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国内应用市场状况、Android产品上架和推广情况、国内应用市场的审核机制以及应用市场和开发者结算问题等;而去年11月,谷歌宣布面向中国开发者开放Google Play,让他们可以直接利用Google Play发布免费及付费应用程序,由此产生的收入将汇到开发者在中国本地的银行账户。
为何谷歌要推动Google Play入华?
虽然Google Play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应用商店,同时也是谷歌仅次于广告收入的第二大收入源头,但是谷歌希望在华推广Google Play的主要原因却并不是指着它直接去赚钱,而是希望借由其,来试探这个市场的开放程度以及厂商们的接受程度——在此之前,中国已经开放了上海自贸区,后者成为了外资登陆国内的又一块良田,而包括苹果、微软等巨头这几年在中国赚的也是盆满钵满,相比之下,在欧洲受了委屈的谷歌难免还是心有戚戚的。
另一方面,Google Play还承载着为谷歌带来更多话语权的责任。我们知道,虽然谷歌在全球都面临着Android控制权旁落的问题,但要论最集中同时影响力也最大的市场,绝对非大陆莫属——而且谷歌在这里受到的是双重压力,既有来自于厂商等第三方定制所带来的碎片化问题,还有政府层面的彻底封堵,恰好这几年又一面是中国市场领跑全球手机销量,同时Android本身也处于快速繁荣的关键年头,而谷歌在这其中的存在感,却基本为零。
除此之外,谷歌以Google Play作先锋还有其他的目的——谷歌早前就开始把一些关键的代码与功能从系统中剥离出来,添加到了自家应用上,这样一来,用户只要升级程序就能体验到最新的功能,而这无疑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既削弱了AOSP(Android开源项目)衍生出的第三方系统的竞争力,又能够弱化碎片化问题所带来的体验影响。
而Google Play就是这其中一支,不过它身上还有另一个任务,那就是作为内容入口,其实现普及之后有利于谷歌从最上游控制内容渠道的统一,进而钳制住整个生态的秩序,这一点大可以参照app store对苹果生态秩序的规范作用有多大,由此也不难看出谷歌其实是深谋远虑的。
Google Play入华,问题有三
但很显然,中国大陆市场还不是谷歌想回来就能回来,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监管部门会给谷歌开几盏绿灯。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谷歌目前在中国的主要业务是为国内厂商提供海外搜索广告的投放,除此之外的大部分业务还需要与监管部门协商。对于Google Play入华,最坏的结果是不予放行,稍好一点的是谷歌在自贸区成立子公司,再推出一个中国市场特定版本的Google Play——但还要考虑到,如果仅开放Google Play入华的话,那么缺乏核心服务的谷歌很有可能是会独木难撑,可要指望一下子让谷歌妥协并全放进国内市场,又明显不现实。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谷歌该如何应对已经饱满的应用市场环境。目前全球有600多个Android分发渠道,仅中国就占了400多个,而国内第三方应用商店主要以百度、腾讯和360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是包括豌豆荚等独立第三方商店,以及小米、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的自有渠道。
由于应用商店可以通过预装、分发、导流等方式实现盈利,加之其也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之一,因此各家对其都非常重视,近段时间频繁曝出的某第三方应用商店被手机厂商从自己的分发渠道中抹去的消息,就体现出这个行业并不如其表面那般平静。
而不止于此,这些厂商还纷纷推出了针对开发者和用户的扶持与奖励计划,比如通过应用分红、利用流量和渠道优势来提供增值服务等等,以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应用生态,而开发者和用户都是逐利的,对于后来者的谷歌,它拿什么去吸引用户和开发者,并拿下符合自己身份血统的市场份额,则是另一大问题。
对此,传闻中谷歌将提供每台手机1美元补贴的方案来予以对抗,对于大部分利润低微的国产厂商来说,一台手机合人民币6块钱的补贴着实诱惑不小,考虑到Google Play所带来的威胁还难以预估,因此估计会有不少厂商愿意接受,而只要有一家厂商接受了谷歌的补贴,那么其他的厂商也就很难坐住了,规模一旦起来,那么像百度、360等处于领先位置的厂商恐怕也不能忽视谷歌的威胁了——这种模式胜在简单暴力的切入了国产厂商的心窝,但坏处是,谷歌无法预估自己能够完全于国内立足的时日究竟要等多久,如果补贴时间过长会造成不小的负担,可要是半途而废,很有可能之前的投入都会打水漂。
然而,就算谷歌解决了政策上的难题,又通过补贴抢下了一部分市场份额,可问题却不会到此结束,接下来摆在谷歌面前的挑战是本土化竞争的难题。
目前国内的应用商店早已度过了最初的杂货市场的模式,而纷纷开始走起了个性化、差异化和多元化的路线,比如豌豆荚的应用内搜索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百度、腾讯可以依靠用户的搜索和社交数据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手机厂商也可以依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分析、地理位置等元素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但是谷歌手里的筹码却并不多,特别是它自己的服务进不来,而手机厂商又不一定会把自己的数据分享给谷歌,这就导致后者在本土化的竞争上可能会处于长期的落后状态。
再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那就是盗版问题,之前在国内厂商的应用市场里,以破解方式为主的盗版应用是很常见的东西,而盗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免费,可这在正规的Google Play中肯定是不会被允许的,那么这就会为谷歌的推广带来挑战。
小结
谷歌能不能回来,其象征意义要远高于其实际意义,后者是指其对Android应用市场和生态乱象的整改意义,而前者则代表着国家对于互联网开放是个什么态度——虽然明知破墙而入并不乐观,但我们仍旧希望看到谷歌的归华会给那些长期不思进取、作恶连连的国内企业带来压力,进而倒逼其做出改变,因为这样无论如何,最终受益的都将会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