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产品比我牛?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和友人探讨有关于近年兴起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这句口号于互联网兴起,却同样适用于当前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产品领域,并为大多数产品界同道所认同。随着在互联网WEB2.0的逐渐成熟,用户对于互联网信息实时和分享的要求日益增多,并且在网站内容提供以及实际运作过程当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是愈发的知道在互联网中正所谓得用户者得天下。
作者混迹产品圈的十几年,个人感觉中国大部分公司表面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总之雷声大雨点小的居多,想起来的时候热闹一阵,之后就烟消云散。并不是他们没有决心,毕竟以用户为中心这几个字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而在我看来,从用户着手去开发自己的产品,其实只要遵循三条规律。
第一:集中注意力 锁定目标市场
认知自己的真实用户群体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种产品是可以适合世界上所有人。举个很明显的例子,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内享有美誉。但尝试将中国料理的餐馆开到了国外而根本不作本地化,结果定然是一败涂地。这并不是由于你提供的产品不好,而是用户群的特性不一样。毕竟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你所提供的服务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产品改变用户自身的意识和习惯是很难的事情。
派克曾经以自己优秀的品质,稳居高端钢笔市场。但是看到低端钢笔市场的火爆后,为了分一杯羹,不顾一切的进行低端市场的拓展。结果就是不但由于自己对于低端市场不了解,无法在低端市场取得成功,更失去了自己一贯的高端品牌形象,失去了七成的高端市场。他们正是由于不能专注于自己的用户群,过分的扩张自己的产品目标,导致无法专注于任何一方的用户需求,引发了最后的失败。
所以我们在开发产品前先要将锁定我们要服务的目标用户群。企业并不是拥有的用户越多越好,越是能清晰的锁定自己的用户,就越容易了解自己该服务的用户群的需要。尽早的懂得对于用户群体的取舍,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就可以越早的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更深刻的了解该服务的对象身上。一旦对于要服务的用户群体开始专注,我们就会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固定群体从而让我们的产品更加贴近用户。
第二:专注予目标用户群不断的惊喜
当我们确定了我们的目标用户群(市场),我们就应该尽量的让他们持续使用我们的产品。想对用户保持足够的吸引,我们就需要不断的给我们的用户“惊喜”。想给出“惊喜”,我们首先需要找到用户真正的关注点。[!--empirenews.page--]
如果你曾经使用过苹果的产品,那么你就应该可以知道,“惊喜”对于用户来讲是多么大的吸引力。首先,苹果完全满足刚才我们提到的观点,他十分确认自己的用户群体,那就是追求时尚和个性的人群。另外,苹果正是不断的给这些人群惊喜。苹果的ipod 凭借一句将千首歌曲放入口袋的广告词,就成功抢占了SONY霸占市场20余年的音频播放市场。正是因为它找到了自己用户最关注的地方,那就是“酷”。而以同样的方式,苹果在手机、台式机、笔记本等多条产品线上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在这些关键点上面多下功夫,让用户感受到最好的体验。还记得第一次看到Macbook时,我的心中不禁“WOW!笔记本原来可以做到这么薄,简直难以想象。”而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我更是被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功能所吸引。能够连续不断的给予用户惊喜,这正是苹果近年成功的在各个不同领域取胜的重要点。
第三 快速的收集与快速调节
毫无疑问当我们真的可以圈定一部分用户并且不断的给予用户惊喜的时候,我们的产品就已经趋于成功。但是我们更要发现,用户也在不停的发现自己新需要。很多产品在一开始的时候遭到用户追捧,而在之后被逐渐冷淡。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用户在逐渐的改变,也在逐渐的提升自己的要求。
对于传统产品来讲是这样,对于互联网产品更是具有这个特征。谁最能快速的抓住用户微小的需求变化趋势,谁就能不断赢得市场。而无法随用户需求变化者,必定会被快速淘汰。例子如淘宝如何打败易趣。
互联网公司来讲,我们可以更便捷的收集到用户在平台的使用数据从而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真正做到的是保持高速的产品开发周期,尽量快速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变化。当然这是颠覆了传统的产品开发周期概念,尽快的收集需求、尽快的开发、测试、上线;之后继续快速收集用户的反馈。
虽然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要知道GOOGLE及 Facebook之所以能取得颠覆性的成功就是基于永远的BETA版这个理念,不停的收集信息,不停的提升产品与用户的粘合度。当用户发现你的产品在每一次使用的时候都可以和他自己的要求进一步契合,每一次来都可以发现新的惊喜,就会逐渐的把使用你的产品当成一种生活习惯。然而要坚持以上的三点,公司文化及管理概念是其重要的原动力,亦是中国公司要让自己的产品达到高水平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