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订单教育"造就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相比全国人民对"订单农业"的了解,"订单教育"只能算是一个新词。众所周知,订单农业一般都是批量化生产、标准化作业,可是,作为最有个性的人、特别是身处叛逆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培养,才能打造出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拥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差异化人才?近日,记者走进北京吉利大学,一探"订单教育"造就大学应届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密。
网络调查显示,就业问题是当下全民最关注的焦点之一。几乎所有高考考生的家长都在考虑孩子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如今最让人头疼的是,考生即使上了好学校、读了好专业还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有专家对此表示,其实,关键问题不在于学校和专业,而在于培养模式。有了创新的培养模式,即使不是名校和名专业,也能让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按这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北京吉利大学,就业早就不再是学生担心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按照学校的创新培养模式--订单教育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由北京市教委统计的数据表明,北京吉利大学毕业生2004~2008年的就业率分别为99.63%、99.77%、99.87%、99.91%、99.91%,名列北京高校前列。"入学就意味着就业"如同这句办学口号,北京吉利大学的毕业生在市场上成了"香饽饽"。
"我觉得我们北京吉利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身上有特别的冲劲、吃苦劲、灵活劲,因此,只要我们能干肯干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这是2004年毕业于北京吉利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现任时代集团区域经理的殷文波对学弟学妹的鼓励。他在上任第一年,就使时代集团浙江区域销售回款翻一番,年底获得销售一等奖,在时代集团传为美谈。
毕业不到一年,2008年年薪15万元,2009年预计年收入50万-100万元。这不是梦想,而是北京吉利大学商学院2004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宋仁光凭借自己的努力将要得到的。"北京吉利大学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更让学生学会如何发展。"年轻的宋仁光现在担任北京智源集团企业管理公司副总裁、清华大学CIMS中心专聘公共关系顾问、北京精英神州国际文化公司总经理。在北京吉利大学的毕业生中,像殷文波、宋仁光这样的毕业生还有很多很多。
"订单教育",这个在公办院校鲜少有人听说过的词汇,在北京吉利大学却是早已为人熟知。据了解,目前北京吉利大学结合社会需求创办了汽车学院、文化经济学院、万科物业学院、商学院等20个应用型学院,并在用人单位的参与下共同设立了180多个品牌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均按照"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北京吉利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指导思想,进行校企合作,开展"订单教育"。
该校大学生就业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劳动者,北京吉利大学安排更多的时间、设计更多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生产实训。为此,北京吉利大学投资3000余万元创建了汽车实习工厂等实验场所,还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订单教育"利用了北京吉利大学与全国近5000家企业的优质网络资源,为学生就业打开方便之门。学校也一直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要认可订单教育即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一种尝试与探索。为此,学校各学院将对于就业率低于95%的"滞销"专业,在安排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时减少招生指标,对未达到最终就业率85%的专业,则停止招生。另据了解,为了能更好的与就业市场贴近,北京吉利大学每年都会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调整的范围会达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