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就要坚持”——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谈创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或许你不关注时政,不关注金融股市,也不关心娱乐时尚,可只要你接触过网络,你就一定用过它——百度。作为现今实力最强劲的中文搜索引擎,十年来百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过程。下面,让我们来听听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讲述他的创业历程。
认准了就去做
中国有四亿多网民,而其中90%都是百度的客户。百度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得益于李彦宏独到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用他的话说就是:“认准了就去做!”十年前,他放弃了美国“硅谷”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创业,一心想要创建一个中文的搜索引擎。依据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他觉得中文搜索引擎一定会有大发展。但他身边的很多人却并不看好这个项目,有些人甚至表示反对。但他并没有因为别人不理解就轻易放弃,他表示之所以选定这个项目是基于对市场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正是因为别人还没注意到这块有潜力的市场,他才要去做。“既然认准了,就不能轻易掉头,更别说放弃。”他笑言。
刚回国时,李彦宏面对的中国的技术人才状况,多多少少有点失望,尤其是在百度招募人才的过程中。当时他亲自起草招聘广告,要求是:具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要会C++和编程,但他发现所收到的简历中完全符合条件的人很少。他坦言当时中国大环境不是很看好技术创业,所以认真做技术的公司非常少,很多跨国企业一般只是做销售(售前售后的支持)。当年遇到过一些理工科的学生,他们中很多人都想先做技术,之后转战销售,认为销售更有前途。因此要找有五年技术工作经验的人确实很难。虽然现在百度也会招到一些有经验的人,但从十年前开始,百度就选择招应届生,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李彦宏解释道:“应届生虽然没有什么从业经验,但是他在学校学的东西还很新,相比许多工作了几年的人,到新公司不但没学到什么反而把在学校学的也忘了。”
创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事,就好比百慕大三角,它神秘、迷人,但想要走出来既要有运气又要有技术。这个过程总是伴着艰辛和阻碍,从来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百度也一样,经历了困境和艰难。2001年、2002年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很艰难,面对全球的泡沫经济很多企业选择掉头或是压缩成本以求盈利,这种做法限制了那些公司的发展以致后来都没做长。李彦宏说到:“直到2001年,我们还在大规模投入,并没有急于赢利,但不急于赢利并不代表一直不赢利,如果企业不追求利益的话,那它就去做慈善了。”
同时李彦宏一直坚持少承诺、多兑现的原则。百度的第一笔融资是120万,李彦宏告诉投资人他要用6个月时间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搜索引擎。没想到对方问他,如果投更多的钱,他能不能用更快的时间完成?李彦宏回答不能。后来证明李彦宏诚实的回答令对方很满意。而他真正做出来也只用了4个月时间。 正是他的诚实帮助百度积累了信誉。
成功者应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李彦宏的这两种能力是在大学期间培养出来的,并在以后的创业途中深深地影响着他。如:2005年的百度上市;2008年,百度在日本运营搜索,开始尝试国际化;2010年的拆股,无一不受到他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影响。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NASDAQ(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同时在alexa排名超越新浪,成为第一中文网。李彦宏还记得百度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交易当天,每股发行价为27美元,开盘即实现翻番,升至66美元,随后稳步上行,以122.54美元结束了发行首日的交易,实现了354%的涨幅。百度股价首日的大幅飙升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李彦宏表示这个涨幅除在1999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出现过,至今没有被超越过。但是他强调百度在2005年出现类似的高涨幅并不被人看好。“我印象中2005年8月5日百度上市,美国媒体非常关注,CNN和CNBC都叫我去接受采访,我和一些股票专家争论百度上市股票涨得这么厉害意味着什么。”李彦宏回忆说,“当时我跟另外一个来自佛罗里达的股票专家在争,他说过去这么多年一个公司上市一旦当日涨幅超过200%或者是300%,三年以后这些股票全都跌破了发行量,别看今天是100美元,三年以后你的股票会到27美元以下。我和他说不是这样,百度是一个赢利的公司,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刚刚开始。”
百度上市后不久,各种各样的声音出现,有人说百度把股票卖便宜了,甚至出现了“阴谋论”,认为百度承销商高盛故意把百度股票价格压低,以换取更多的业务和利润空间。“在我看来,高盛是一个品牌事业。”李彦宏说,“对于百度来说,2005年的时候我们规模还很小。为什么当时定的价格比较低呢?我觉得按照以前中国搜索市场的成长速度,这个价钱是合适的,如果按照惯性往前走的话,我们当时也就是值27美元,按照现在可比价格的话是2.7美元。”
对于之后的拆股也是这样,李彦宏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2010年5月13日百度正式按照10:1比例执行拆股计划,但之前对于6:1还是 10:1的拆股计划公司内部有很多争论:要不要这么激进地去拆股?百度和投行商量如何拆股,投行的建议是1股拆6股或1股拆10股,不过投行认为1股拆6股更稳妥一点,1股拆10股有些激进。“那时候投行说将来可能会跌下来,所以拆的话要保守一点。”“我们想来想去,基于对中国互联网市场、中国大环境及百度未来高速发展各层面综合判断,最后还是选择1拆10的拆股方式。”李彦宏说,“拆股当天百度股价报涨6.79美元,实际发生拆的前后几天又涨了很多,所以说投资者还是非常看好我们的发展。”
就像他为一位大一女生作答大学期间要为成功创业准备什么时所说:“一定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那样你才不会轻信别人”。创业需要很多能力,而这两种应算是成大事者必备吧![!--empirenews.page--]
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
作为一位公司的领导者,李彦宏一直在思考百度还能做什么?还能为自己提供什么机会?思考之余开展了与超级兔子、万能五笔、比特精灵等的合作,这也拓宽了百度的搜索范围,后来他渐渐意识到百度其实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各种信息技术更快地到达用户并为用户提供便捷。这也是他当年创建百度时的理想。
百度还成立了百度联盟,有几百家网站依赖百度的流量,依托百度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成熟的竞价排名模式,为百度提供在互联网上可以获得的东西,通过百度挣钱,百度也对百度联盟进行利润分层,“去年百度联盟分得七个亿,当然今年会更多。”李彦宏说到。
对于百度的成功,很多人说是因为百度是最先做的——the first,所以它成功了。但李彦宏说其实不是,当时他创建百度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好多家中文搜索引擎了,百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相信在当时中国的环境下,中文搜索一定有前途,所以它始终坚持。而其他做中文搜索的同行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中途掉头或放弃所以他们失败了。
百度如今定下了发展方向——向框计算发展,李彦宏分析到:“用户还是很懒的,希望通过把所有的信息集中在一个框里,通过检索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就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再点击别的链接。”正是不断追求进步的危机意识才让百度能够扶摇直上发展到今天。
给创业者的几条经验
作为管理者,目光一定要长远。在创业初期你可以以技术为主,但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一定要重视管理。这时已经不是管理者需要事必躬亲的时候了,而是要想办法怎样能让有些甚至没见过你的员工也能感受到你的存在,从而高效地完成工作。
在初期,一定要目光长远,往前看两年,互联网行业不是现在什么热就去做什么,而是要看到两年后什么热。2001年9月份,百度决定自己出来做,直接给网民提供搜索服务,放弃三大门户,不再做幕后英雄,而是转向做台前,业务上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当时转型得罪了不少客户,但事实证明他们的转型是成功的。这是初期方向的把握。
其次是融资方面,不需要钱的时候不要去融资。有人给钱,他可能就想控股。缺钱的时候也不要轻易去融资,否则谈判就不平等了。融资最好一次足够。李彦宏的第二次融资是1000万,当时他身边的很多人说其实200万就足够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他说:“我不想天天去融资。”正是这次的融资使得百度度过了2001年、2002年的互联网行业的寒冬。
三是要分散客户,最大客户的利润一定不要超过10%。否则他一旦退出,你就很艰难了;另外,他若要求降价,你也会面临很大压力。
四是他们始终坚持针对性、专注性。百度只做搜索引擎,不像别人去做短信、做网络游戏。但只做一件事要敢承担只做一件事的风险。这就好比越大的公司越复杂。做的多了反而不能专心,而相较而言,小公司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只做一件事,成功的概率高一些。
五是热情,李彦宏强调热情很重要,没有热情很多事就不好谈了,百度用人还要看他是否认同他们的理念,如果不认同,很多事情都很难办。
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比你坐办公室担更大的风险。选择创业的项目一定要是你喜欢和擅长的,那样你才会有坚持的动力,因为中途会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这个时候如果不够坚定,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失败。
李彦宏说,成功的模式向来都不是可以复制的,他讲述他的经历只是给想要创业的朋友们提供些借鉴。他说:“利益是自己争出来的,永远都不要希望别人会喂到你嘴里。”虽然他希望每一位创业者都能成功,但是希望并不等于现实,可是创业者们若能把所奋斗的事业当成一种信仰,记住“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实现,那么离成功的春天应该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