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的三项修炼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位刚投身社会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的博客上写道:“走出校门才发现,社会与学校大不一样,学校按分数定出优差,社会将其推倒重来。”好一个“推倒重来”,它说明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曾经靠“考分”、“文凭”等贴上的优秀标签不再有用,优秀与否尚待重新鉴定。换言之,就是学校的应试教育,只要智商足够加上努力就可以了,但因为社会需要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不但要智商,也重情商。在这里,情商并不狭隘地指人际关系,而是涵盖了环境适应能力、心理素质、人格魅力、处事作风等。由此,笔者认为新进局的大学毕业生在成长过程中,须进行三个方面的修炼。
首先是习惯。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队与葡萄牙队争夺第三名的比赛中,葡萄牙队的“小小罗”很抢眼,抢眼不仅在球技,更在于“假摔”。按常理,在前几场的比赛中,“小小罗”因假摔饱受责骂,他应当有所收敛,何况这场比赛非淘汰赛,没必要再“表演”,但他假摔如故,甚至在对方球员完全没有挨着他的情况下,也一厢情愿地扑倒在地。解说员的话把笔者逗笑了:“‘小小罗’事实上也不想假摔了,但假摔已成习惯,无法控制。”从“小小罗”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坏习惯一经形成,想改也难,且害人不浅。相对坏习惯的遗害,好习惯则可以益人。一家调查公司曾经对100名成功人士进行调查,总结成功因素,才华落于最后,而习惯列在了第一。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在工作前期形成的良好习惯,将贯穿和影响一生,应加倍重视。比如,学习的习惯,工作精专的习惯,遵章守纪的习惯等。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进一步讲,努力结晶成品质,品质决定着前程。这或许可以视为成功的逻辑。
其次是态度。说到态度,我们会想到米卢,米卢虽然未能推动中国足球走得更远,但他留下的一句话至今响亮:态度决定一切。中国足球长期没多大长进,的确与球员的踢球态度有关。前不久,《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施拉普纳,“施大爷”仍在痛心于中国球员的态度:不是一门心思踢球,而是想方设法捞钱。态度问题让“国足”裹足不前,而态度问题也是大学毕业生成长必须跨越的“坎”。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态度是爱岗敬业还是玩忽职守?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进取还是玩世不恭?答案就是事业成败的分水岭。学毕业生要具有正确的态度,首先当调整心态。对他们来说,无论学业曾经多么优秀,或是出身于名牌学府,那都是“过去时”了,在企业这个新起点上,要抛下昔日的荣光,让自己“归零”。如此,才能真正放下架子,无怨无悔地投身于工作。
第三是激情。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曾按照4个E加一个P的标准把员工分为ABC类,最差的必须走人。其中,P就是指激情(Passion)。在他与中国企业管理层的高峰对话中,也强调:人才首先要有激情。事实上,激情确实是成就事业的引擎。因有激情所以不怕吃苦———在万科创业之初,老板王石一人身兼多职:推销员、货场搬运员、驾驶员,晚上回家,还要恶补财经知识;因有激情所以不会消沉———蒙牛老总牛根生,从洗奶瓶开始事业的起步,并未因在底层而自暴自弃;因有激情所以有出色表现———如一企业老总所说,哪怕扫厕所,我也要扫得比别人更干净。大学毕业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不能缺少对工作的激情,有激情才有推动力、创造力,使你崭露锋芒,而这锋芒或许能够照亮你的前程。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有激情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吸收他们的目的还在于吐故纳新,让企业更富朝气。如果大学毕业生一进企业,就人情练达、韬光养晦,没有闯劲与创新,这多少有违企业引进人才的初衷吧!
李嘉诚说过一句话: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企业家,但这句话,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