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是条大新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前几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是条大新闻。后来,媒体又报道了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辞去机关工作进入养猪行业、并且连续开设近100家猪肉连锁店的事情。按理说,关于大学毕业生杀猪卖肉是否算“浪费人才”已经没什么可讨论的空间了,不必讲什么“职业无贵贱,劳动最光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样的大道理,也无需站在“自主创业”、“改变命运”这样的人生高度,有的共识应该不难达成,比如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之路上当更少自设的禁忌,更多“从零开始”的意识。在这么一个金融危机给就业市场带来阵阵寒意的时刻,大多数毕业生都很清楚目前的情势,在求职择业上越来越倾向于无条件、不设限,鲜有挟名校以自重、恃骄子而自傲者。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媒体却总爱在这些地方做文章,而有些用人单位则利用猎奇的社会心理进行自我炒作,比如8万元年薪引1500多名硕士生争当“杀猪佬”;10万元年薪聘大学生当淘粪员之类的新闻,无论是否仅仅在制造一个噱头,确实也已吸引了很多眼球,并让一批批评论家顺道来反思中国教育的“悲哀”。
其实,我们本该对这类新闻“脱敏”的。在选择多元化的时代,它们算不上是可猎之“奇”。用人单位哗众取宠,社会舆论大惊小怪,无非是因为在不少人心目中,大学生还是一个有些特殊的群体,“大学生”这几个字本身似乎就暗含着某种智能和身份上的优越;虽然嘴巴上不会说,但不少人心里对于各种职业却分明有着一种高低贵贱的默认,大学生就像“君子”,是要“远庖厨”的,是不应该干“小人”的活的,在职业选择上应该多少是有点“洁癖”的,而“猪倌”“肉倌”之辈终归是没有出息的。人们没有意识到,倘若“大学生”过于讲求“斯文”,多了那么一“点”,就会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风雅的“太学生”。
我倒觉得,就业市场上一些逸出人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不切实际的心理预期的现象,倒逼着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使自己在教育问题上作出更加理性明智的选择。我们都知道,在求学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还是认一些死理的,比如,能上重点就不上一般,能念本科就不念专科,能读大学就不读高职……我不想过于尖刻,说今天人们有把教育当成炫耀消费的嫌疑,但不少人在教育问题上的非理性态度则是一个事实。有的不惜血本要择校,有的为进所谓名牌大学高分复读,有的宁愿花几万元上独立学院也不肯屈尊读高职院校……
但就业市场是未必那么讲虚荣的,虽然据说有的用人单位招人时只要“一本”、“二本”的毕业生,而有的单位则哪怕不配套也一心要“储备”高学历的人才——但就业市场总体上来说是很现实的,其对于人才的一个首要前提是“好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屡屡看到这样的新闻:高职生就业率在高校毕业生中最高;专科生就业率屡屡超过本科生;甚至大量中职生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照样备受青睐。可能有人会说,人才有高端和低端之分。这我承认,但真正高端的人才肯定是不可能大批量生产的,他们的专业性强,就业面窄,我们社会必须善待这样的人才,要让他们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才智。
倘若生活逼得导弹专家去卖茶叶蛋,那才是全社会的悲哀。可是,高校培养的大多数人才应该是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坦率地说,“高端”不到哪里去,顶多是山寨版的高端研究性人才,其后果不过是抬高了期望值,变成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这也是我始终弄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有的几万人规模的大学也会一门心思想要办成“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