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培养人才 蓄势以待腾飞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之后又一项世界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对于该项目施工方之一的四航局(即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而言,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个项目很关键,是四航局蓄势腾飞的机会。”四航局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贺朝晖说。没人会怀疑四航局抓住这个机会的能力,它一直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的只是收获和飞跃的时刻。
业务逐渐多元化
1951年成立的四航局逐渐蜕变为国内颇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21世纪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2003年至2008年,总产值平均每年以25%的幅度不断增长,2008年营业收入和新签合同额双双跨越100亿元,现跻身中国500强企业,是华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勘察、设计、科研、建设的领先者。
贺朝晖指出,四航局除了传统经营的港口航道和路桥业务外,近年来积极拓展海外项目和铁路业务,3-5年后海外业务将占到总业务量的四成。四航局将“智力密集、高门槛、国际化的工程公司”作为发展战略定位,向房地产开发、投资、造船等多个领域拓展业务,逐渐实现业务多元化。
基层练就实用技术
由于海外业务的扩张,四航局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外语水平的要求,“海外项目方面的人才,我们都要求英语六级以上水平。”贺先生介绍。
除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应聘者要真正成为“四航人”还得经过一道坎。据介绍,无论面试什么职位,应聘者都会被告知要从基层做起。贺朝晖认为,刚毕业的技术类应届毕业生知识广泛,但缺乏现场实践经验,而施工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练地方。
谈到基层锻炼,2003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吴福涛深有体会。现在任职四航局贵广铁路工程三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部长的他,毕业时参与梅州的一个项目建设。“刚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很‘牛’,但逐渐发现我原来什么都不是。”他说。于是,吴福涛欣然接受了四航局的安排,从项目基层一点一滴地做起。他告诉记者,虽然工地的条件比较简陋,但工地的生活和娱乐还是非常丰富的,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单调。到基层工作,与其说是对员工的要求,不如说是四航局对员工的一种培养,所谓“坚金砺所利,玉琢器乃成”。
无微不至的培养
“四航局很注重培养年轻人。”贺捷感触地说到。2007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的他,已晋升为某项目部的党支部副书记。他认为四航局提供了平台,让他有机会既从事港口航道的本专业工作,也可以尝试党政建设方面工作,满足他“年轻,可以多做点事”的愿望。
对员工的培养和关注,四航局可谓无微不至,从个人发展到日常生活,覆盖可以触及的方方面面。四航局制定了政策性开发、使用性开发、培训性开发的人才“三大开发”战略,贺捷深有感触的广阔发展平台就是使用性开发的体现。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贺朝晖就“三大开发”战略,举了两个例子:在培训方面,四航局开设各类型与员工专业和兴趣相关的培训课程,员工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选择;四航局还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等学府合作,开展在职工程硕士的学历教育工作,公司为攻读工程硕士的员工提供学费等方面的资助。随着业务扩张,员工更多被派到海外,异乡工作引发的心理问题早被四航局关注,海外项目书记肩负着员工心理调节和职业辅导工作。员工在海外项目部工作一年,四航局至少安排1次回国带薪休假。
据了解,每年四航局还会为表现优秀的100名员工提供10-30万元不等的购房贷款予以贴息,以减轻员工的购房压力。
“四航局培养了我!”
对于四航局的无微不至,员工总是怀着感恩的心。谈起业务、谈起经历,贺捷总有说不完的话。被问到任职期间最大的体会,他只是用句最简单却真挚的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四航局培养了我!”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话广为人知,很多时候却只是企业乐于唱响的口号。真正视人才如财富的企业,会如农民耕种庄稼,细心施肥、耐心除草。当员工感恩地道一句“四航局培养了 我!”,相信此时,果实已经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