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IT大学生的求职经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一轮春季校园招聘即将拉开帷幕,笼罩在金融风暴下的校园招聘显得不同一般,那些拿着简历四处参加招聘会的同学,正如两年前的我,期待,惶恐,焦虑,各种心情夹杂在一起,不同的是,随着金融风暴下各个企业裁员、降薪的消息层出不穷,那种复杂的感觉更让人刻骨铭心。因此,我愿意将我自己并不平坦的求职经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在金融危机的不利环境下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电子科大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主要培养的是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说白了,就是程序员。程序员是最紧缺的人才,十有八九的IT公司都会招聘程序员,所以,计算机专业也被称为求职招聘的“香饽饽”,很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来“抢我们的饭碗”。
9月刚开学时,前来招聘的公司并不多,学院抓住这个机会给大家做了一次很好的求职培训,包括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如何应付招聘中出现的问题等。而我也抓住这个机会,对招聘笔试中可能涉及的基础知识大大弥补了一番,包括C语言基础,数据结构,网络应用基础等。后来,就开始写简历,经过一周的修改和加工,才出了个相对完美的版本,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1 我的志向是去深圳,因为我叔叔在那里。所以,对成都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公司并不太重视,投简历也只是为了谋求一些笔试和面试的机会,为后面打基础,当然,如果待遇方面很好,也可以考虑。我相信,有六级和工作室的资本,完全可以谋个很理想的工作,去深圳几乎是十拿九稳、手到擒来的。
我第一次完整应聘的公司是苏州中磊,那是在国庆节后的第一个周末,中磊并未在全校范围内大张旗鼓地搞宣讲会,只是在计算机学院一间并不太大的会议室开了个很小的讲座,然后立马笔试,很显然,中磊是冲着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来的。然而,一个只针对计算机专业招人的公司居然吸引了其他专业如通信、微固的牛人,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大挑战。
初次笔试,我很不适应,但好友阿明就坐在我旁边,这让我捡了个大便宜,不懂的问题我都参照阿明的。可惜阿明没能过笔试,我反而通过了。
苏州这个城市我并不感兴趣。后来,硬着头皮去面试。面试是在一家宾馆进行的,前去面试的有十几个人,但负责招聘的那位小姐对我印象很好,还直截了当地说他们的技术人员很看好我。
但Offer并没发到我手上。反正我对苏州也不感兴趣,这样反而节约了一个Offer。
2 第二家完整应聘的公司是平安保险。平安保险在深圳,而且待遇相当不错,于是应聘者无数,单是招聘现场收到的简历就有三百份之多,而此次平安保险投在电子科大的名额也就三十来个,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笔试进展得很顺利,第三天,就业网上就贴出了面试名单,我“金榜题名”,于是着手准备面试。
平安的面试分两轮,两轮完了之后即发放Offer。
第一场面试是技术面试,由两位技术人员负责考核,以前的师兄告诉我们,遇到技术官,你必须和他就技术问题高谈阔论,发挥你所有的才智。到那个时候,面试已经不再是面试了,而是技术问题的探讨,能和牛人一起探讨,这对技术员来说是最刺激的事情,所以成功率也倍增。
进行一番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两位技术员开始对我进行轮番的技术考核。很幸运,对所有的问题我都对答如流,工作室的项目经历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多久,一位技术员干脆对我说,“我知道技术考不了你,你谈谈你的其他方面吧”。
我详细谈了我的英语能力和写作能力,包括一次性过六级,N多文章被门户网站推荐等等。最喜剧的是,后来那位技术人员居然说,“我们谈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了,我现在觉得你很牛,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我笑了,他也笑了。[!--empirenews.page--]
我如愿进入了第二轮笔试,第二轮由平安保险成都分公司的Boss来担任面试官。
据在我前面参加面试的同学回来说,包括Boss在内总共有三个人,均难以对付,叫我说话时要特别小心。
百闻不如一见,三个人的问题果然刁钻,让我焦头烂额。其中一个这样问我,“你参加我们的宣讲会没有?”我如实做了肯定回答。他又问我,“那我们三人中,谁当时在现场?”您说这个问题我怎么回答?如果我肯定的话,答错了怎么办?因为事隔好几天了,的确记不清谁在现场。如果我否定的话,他又会觉得我并没去参加宣讲。这还只是开始,后来的面试中屡屡出现不好对付的话题,我知道这次可能是凶多吉少了。
果不其然,我不幸被淘汰掉了。这对我的打击并不大,反正自己尽了力就没什么遗憾了。
3 平安之后又来了两个大公司,一是百度,一是腾讯。这两家公司的实力和待遇自不用说,应聘者自然也是“趋之若鹜”。很可惜,两家公司都没给我笔试的机会,大概投的人实在太多,我在第一关简历筛选中就被淘汰了。
这个时候,招聘单位几乎已经过了一大半了,我虽然急,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静静等待新机会的出现。而这个时候,班上签下来工作的还不到五人,和我一样郁闷的人不在少数,可见就业形势的严峻。
后来,被誉为“救星”的华为来了,华为是个招人大户,据说要来电子科大招500多人,虽然进华为很累,但这对很多人来说几乎成了“救命稻草”,因为像华为这样“大面积”招人的公司太少了,而且华为的薪水也不错。
我投了华为的研发部,因为觉得到这个部门能真正学到东西,后来,我顺利通过笔试,进入面试阶段。
当我知道华为总共有“五面”的时候,我感觉这次华为也多半是悬了。果不其然,研发部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部门,第一关面试我就没能过。当时,面试官出了个很难的C语言的题目,我半个小时都没能做出来。面试官看我英语能力还行,说我不适合做技术,要把我调到海外市场部去,不过后来也没有音讯了。
华为面试之后,我已经感到很疲惫了,求职碰了这么多壁,的确让我有些失望,我甚至跟家里面说,如果实在找不到,我就回家。最极端的情况我都想好了,底线也设定好了,反而感到轻松下来。
双选会的前一天,我签了一家广州的公司,这是一家给移动运营商做系统的公司,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都很不错,总算是给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这是我大学四年努力的美好结果。
现在回头想起来,我觉得求职似乎很像创业,前面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当然,求职又不完全等同于创业。从输赢上来看,创业是有赔有赚的,求职有聘上聘不上的;从程度上来看,创业有赔多赔少、赚多赚少的,求职呢,聘上了也有薪水高低、发展前景好与不好之分。但不论如何,求职旅程和创业旅程一样,艰辛是培养和磨练人的最好方法。
PS。有时候觉得,努力的过程会比得到的结果更为宝贵,就像现在的我,已经把大学的专业抛在脑后,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更擅长的发展方向,为之努力,为之拼搏,因为我相信,就算这些兴趣和方向不能让我马上获得收益,但至少会让我从中学到东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