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型人才“软肋”如何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记者:日前举行的上海科技创新大会,强调企业是创新主体。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但从上海目前的人才结构看,活跃在企业一线的各类人才似乎仍是我们一大“软肋”?
毛大立: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向来是与上海的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目前,本市人才总量达到391万,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37万,留学回国人员9.5万,外国专家8.1万。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的人才结构,确实存在企业人才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冷热不均”的现象。以“千人计划”为例,目前在沪入选中央“千人计划”的340人中,34人出自制造业企业;第一批上海“千人计划”的160人中,18人来自制造业。优秀的人才多数集聚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开发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记者:我们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突破这种“冷热不均”?
毛大立:从2006年开始,本市就在12个领域发布了人才开发目录,使人才的结构和产业发展结构相适应。继去年发布金融人才目录之后,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发展目录、航运人才发展目录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目录也即将发布,旨在以目录引领人才向这些产业、尤其是向这些产业领域里的关联性企业集聚。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探索完善人才政策、评价体系方面如何向企业适当倾斜,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建设,集聚、培养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到企业中去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的人才计划要更关注企业。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中专技人员的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领军人才选拔等方面,要改变片面以论文、项目、经费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评价机制,更加强调成果转化、出产品、出技术。
记者: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资源,是上海从国内人才高地迈向国际人才高地建设一个重要标志。但对于如何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有些议论,有人担心,对海外人才的“偏爱”,是否会出现“请来女婿,气走儿子”的情况?
毛大立:评价人才,最终还是要看人才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人才,关键是以用为本。无论是海外人才、还是本土人才,只要是在上海,为上海作出贡献的,都应该为其提供发展舞台、提供各类支持,营造好的环境,提供好的服务,人才都应该在赛马场上竞技。当前我们就是抓好三个“千人计划”,包括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千人计划”,本土人才或者回国已有一段时间涌现出的科技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千人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首席技师“千人计划”。
记者:人才发展环境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近年来,政府还推出了哪些举措,吸引、留住人才?
毛大立:目前,上海已经形成居住证、居转户、直接落户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居住证政策,申办范围扩大到紧缺急需的大专生、技师和高级工,而原来的范围则局限于本科以上人员和个别紧缺急需的大专生。去年有2711人实现“居转户”,6000余人直接落户。这也为企业引进人才进一步打通了通道。
对于企业人才,本市还在激励政策上进行了探索。去年,市政府出台《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对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绩效奖励、增值权奖励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分配机制,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记者:上海的人才工作还将在哪些方面着力?
毛大立:上海是一个资源紧缺型城市,砸钱、砸土地、拼资源,并不是上海的“强项”,也不可持续。还是要继续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我们将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人才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对创新创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并重;整合人才开发资源,发挥集成效应;注重创新团队,做好服务,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新一批领军人才的申报正在进行当中,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人才进入这一序列。(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