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未必是求职“敲门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读完硕士研究生课程,本以为能轻松找到好工作,哪知在面试时,竟被一所二本院校毕业生给PK下去,这让24岁的女生王丽娜很伤神:硕士文凭啥时候起从“敲门砖”变“拦路虎”了?于是,她修改简历,在上面列明自己只是本科学历。
《武汉晨报》1月5日报道的这则消息引发了不少社会人士的关注。女硕士为谋就业“冒充”本科生,主动“隐证降级”虽然是个案,却折射出当前大学生就业期待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一种错位。近年来,考研人数屡创新高,其中相当部分学子是为了取得更高学历,增加自身的竞争优势,增加就业“筹码”。然而,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题的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却显示,近几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连续下降,甚至不敌本科生。如此尴尬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反思,高学历未必能成为就业的金质“敲门砖”,高校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还得找准自身的发展方向,看清社会现状,盲目追求高学历或许只能耗费宝贵的青春。
刚从象牙塔走出来的学子,往往不能很快与用人需求对接,究其原因,就是很少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调整就业期待。现在很多公司不是不想要高学历的,而是在他们看来“好钢都用在了刀尖上”,在管理层上已经具备相当数量的高学历储备,并且这个层次的洗牌时间是相当漫长的,所以必然压缩了后进场的高学历人才之生存空间。而反观基层的用人缺口,却对本科学历情有独钟。原因就是这个层面,本科学历足以应付,如果“过度”使用硕士,反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被视为“浪费”之举。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自恃学历高不肯屈就,扛着梨木杠不肯转弯,到头来连工作也没着落,再高的学历又有何用?从表面上看,王丽娜是在向现实妥协,但从长远来看,王丽娜“隐证降级”并不会浪费自己的学识。如果她能找到工作,脚踏实地从基础岗位做起,自己所学肯定会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说通俗点,人才市场和菜市场本质无太大区别,只是商品的等级、本质不同。买卖双方都是在“漫天开价、立地付钱”的博弈。但是从大背景来看,作为应聘者不可能要求用人单位为自己而改变,这就得用“与其强行改变这个世界,还不如让这个世界改变”来勉励自己。
可以说,有了高学历,并非一定能轻松满意地就业;没有好文凭,也不是没可能找到好工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还应看清社会现状,应聘面试还得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供求关系。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只是将学历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参考,他们更看中的是所聘用者的真实能力,与实际的工作需求是否相匹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现状面前,文凭显然已不能完全代表你自身的能力。不管社会就业现实如何,广大的高校毕业生都应积极面对。既要定位好自身角色,又要看清形势,盲目地拼学历抑或是对求职过分悲观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