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悬殊的追赶:展讯博弈联发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全球第四大芯片设计公司联发科正在面临一场影响深远的挑战,发起这次挑战的是与其实力悬殊,2013年曾排在第14位的展讯。(根据IC Insights在2014年5月发布的报告)。
2014年,展讯收入为12亿美元,而联发科2014年收入约66亿美元。展讯年收入尚不足联发科的20%。不过,联发科和展讯均是全球主要的手机芯片供应商。在手机芯片领域,目前联发科为全球第二大手机芯片供应商,展讯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展讯自成立以来,亦与联发科在2G、3G手机芯片市场多次开战,不过大部分时间展讯处于下风。但是,展讯母公司紫光集团的董事长赵伟国不久前曾公开表示: “要在五年之内超越联发科。”这一次,给展讯带来信心的是由政府提供的数百亿资金的战略支持、政府政策扶持,以及更为庞大的中国手机市场。
联发科股市风波
自2012年收购晨星半导体(Mstar)之后,联发科股价一路攀升,从270新台币左右涨至500新台币,市值达到7962亿新台币,一度成为台湾地区市值第三大企业,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台积电、富士康。
但这种增长态势在2014年6月戛然而止。此时,恰逢工信部正式颁布《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政府明确表示将出台包括产业基金在内的多项政策。该基金于2014年9月正式设立,基金筹备规模已超过1300亿元。
中国要重塑信息产业的核心——集成电路产业,旨在2030年让“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前,中国绝大多数芯片依赖进口。2014 年,中国进口芯片约2600亿美元,相比2013年的2313亿美元同比上涨12%,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产品之一。
政府决定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带动整个集成电路产业崛起,展讯则被视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种子选手。这一背景下,清华控股的紫光集团出资17.8亿美元全资收 购了大陆最大的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展讯通信。半年之后,紫光集团再次出手,9亿美元收购第二大手机芯片设计公司锐迪科。凭借两次收购,紫光集团跻身中国集成 电路国家队,并陆续得到北京、合肥、厦门等地方政府的扶持。
其后,紫光集团又吸引了国际强援Intel。2014年9月26日,Intel投资紫光集团15亿美元,根据协议,Intel将重点与展讯开展技术合作、战略布局,双方将联合开发和销售一系列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系统芯片。
在展讯得到充分支援的时候,联发科的市场地位开始被资本市场质疑。2014年9月-11月,联发科股价从506新台币跌至427新台币,两月跌幅17%,市值缩水接近1250亿新台币。
直至2014年11月24日,联发科宣布投资3亿元参与上海市创业引导基金时,其股价方才止跌回升。至2015年1月底,联发科公布“2014年收入达到66亿美元”的利好消息时,联发科股价已回升至480新台币。
但是,2015年2月,紫光集团与集成电路大基金、国开行签约,获得大基金100亿元投资,以及国开行200亿元授信额度。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该发布会 上介绍:“未来3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国际并购、芯片设计研发”,并且他表示,目标在2020年实现100亿美元的产值。
此时,联发科股价再次遭遇滑铁卢。记者截稿之时,联发科股价已跌至434新台币。
人才市场资本“三重战”
当然,展讯带来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股市。
3月16日,联发科前手机芯片部门主管袁帝文跳槽展讯的新闻被台湾媒体曝光,当天,联发科股价下跌3%。
公开资料显示,袁帝文曾于2000-2011年间负责联发科手机芯片研发,联发科多款产品出自其手,曾担任董事长蔡明介的特别助理。2012年,袁帝文从联 发科离职,于第三方咨询机构担任顾问。2013年,联发科在台湾地方法院曾以“泄密”为由起诉袁帝文,不过该诉讼并未得到法院支持。
经记者多方确认:目前,袁帝文“禁业期”已满,并已经正式入职展讯,担任高级副总裁。对展讯而言,袁帝文的加入有利于缩短与联发科的差距。
据悉,2014年间,展讯从联发科高薪聘请十多名员工,但其间,联发科于2014年8月以泄密为由举报了其中数名员工。双方人才之战,堪称激烈。
此外,2014年9月,紫光集团与厦门市政府合作,决定投资40亿元在厦门成立集成电路产业园。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该产业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人才,“周一到周五来厦门上班,周末回去,这很方便。”
2014年全年,得到资本支持的展讯迅速扩张,其员工数从2000多人激增至4000人,几乎提升一倍。不过,相比之下,联发科目前拥有过万员工,并且计划2015年新增2000名员工。“不论是人才的质量、数量,展讯都与联发科有不小的距离。”王艳辉说道。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未来5年,紫光计划投入300亿元,将团队规模从现在的4000多人扩张到15000-20000人。
除此之外,双方还存在激烈的市场争夺。2014年1月,展讯WCDMA芯片推向市场,并迅速在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市场抢占客户,以极低的市场价格拿下接近40%的市场份额。目前,WCDMA洗牌已成为展讯主要收入来源。
与之呼应的是,联发科3G市场则逐渐流失,台湾媒体普遍为联发科3G市场担忧。近日,台湾媒体报道称联发科决定将3G芯片降价15%,以应对来自展讯的竞争。与此同时,展讯定于2015年4月发布的4G芯片SC 9830,也被视为联发科4G市场的威胁。
据展讯CEO李力游介绍,2014年全年,展讯芯片出货量4.5亿颗,其中2亿颗为智能手机芯片。2014年,联发科智能手机芯片出货量为3.5亿颗。以出货量计算,双方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除人才、市场之外,来自资本领域的竞争则更为针锋相对。
2015年2月,紫光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华芯投资管理公司、国家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紫光集团获得国家基金100亿元扶持,国家开发银行将向紫光集团 提供200亿授信额度。该300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国际并购以及芯片设计研发。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签约仪式上也表示,并购将是紫光集团的最有效的发展 手段。
但是,2014年11月24日,联发科出资3亿元参与上海市政府集成电路产业创投基金,该基金主要用于投资上海地区集成电路创业公 司。其后,2015年3月初,联发科又宣布出资3亿美元成立投资部门——联发科创业投资,该部门主要负责投资大中华区、欧洲、日本、北美地区的集成电路企 业。与此同时,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联发科还在积极运作,希望能够参与到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中。”[!--empirenews.page--]
可以预想,未来在集成电路并购领域,联发科与紫光集团会上演更激烈的交锋。
记者就产业竞争话题咨询联发科,联发科表示“对关于与第三方的相关消息不加评论”,而对于记者的采访要求,联发科北京地区负责人则在电话中回应称:“需要与总部商议是否回复,但一般不予回复,不用等我们。”截至记者截稿之日,联发科尚未回复记者。
双方各自的挑战
“如果没有重大失误,紫光集团确实可能通过并购在5年之内收入超越联发科。”王艳辉指出,“毕竟,五年前的联发科收入与今天的展讯差不多,而联发科也是靠并购成长的。”
2011年,联发科收购WLAN芯片厂商雷凌科技,2013年,联发科又完成收购电视芯片厂商Mstar,前者年收入约7亿美元,后者2013年收入为11.3亿美元,两项收购给联发科贡献年收入约18亿美元。拥有资本支撑的紫光可以复制这条路。
“但是,如果具体到手机芯片,5年很难。”王艳辉认为:“无论技术积累,还是研发投入,二者的差距太大。”2014年,联发科的研发投入总计14亿美元,而展讯总收入也只不过12亿美元。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商用日期可能在2020年以后,展讯还有足够的时间在下一次技术变革前追赶联发科。而且,历年2G、3G、4G 的 技术更新过程中,展讯与联发科第一代产品的时间差距正在不断缩短。联发科的首颗五模4G芯片去年年中面世,目前出货量接近4000万,展讯的五模4G芯片 SC9830也将于下月发布,目前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双方4G技术积累差距已小于1年。
对于联发科而言,最大的挑战则在于政策环境的封闭。
被业内称为中国半导体第一人的华山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大同此前曾告诉记者,联发科的DVD、电视、手机芯片,都是依托大陆市场崛起,“但是,由于台湾地区对于大陆投资的管理十分封闭,大陆的芯片产业正在崛起,但联发科却很难参与其中。”
大陆芯片企业的崛起,必然会冲击到联发科。陈大同介绍,在2000年,大陆芯片设计产业产值不足台湾地区的10%,“但2013年,大陆芯片设计产业的总产值是700亿元,已经接近十分台湾地区。估计2015年,大陆的总产值就会超越台湾。”
“从企业角度来看,目前展讯与联发科差距还比较大,5年超越太难。但10年之后,很有希望达成。”陈大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