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光纤数据采集网络的研制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作者:潘圣民 刘小宁 杨雷
摘要:在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采用光纤网络是最理想的通讯手段。超导托克马克聚变实验装置的加速极电源系统,工作在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中,为了保证电源系统的稳定和安全,必须对电源模块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经过软、硬件设计,并制作硬件电路,通过调试,给出了系统在传输速度为115200bps时的数据采集波,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字:DSP光纤数据采集网络
1. 引言
中性束注入加速极电源是为国家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克马克聚变实验装置(EAST)研制的一套高压大功率脉冲电源。此电源采用Pulse Step Modulation[1]技术,用80个相同的1100v/100A输出的电源模块串联而成(图1),其额定输出为:80kv/80A,最大脉宽1000s。由于该电源置于高压、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因此,必须对各电源模块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该电源系统的安全和稳定。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采用计算机RS232口和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的RS232口通过光纤转换器组建光纤网络。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价比高,易扩充,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图1加速极电源框图及电压输出波形
1. 光纤网络结构
2.1光纤网络硬件
该光纤数据采集网络采用RS232总线的单主多从结构,主站用PC机,从站用DSP,采用多模光纤连接,组建成总线型的光纤网。光纤转换器是自己制作的1分2转换器,把计算机的RS232口数据转换成光信号。DSP采用TI公司的LF2407A。
该光纤网络包括:主站计算机、单路光纤转换器、1分8光纤转换器和DSP组成。网络拓扑结构见(图2)。
图2 网络结构拓扑图
DSP硬件系统结构包括:A/D转换部分、SCI接口、I/O口等如图3所示。DSP需要实现的功能有,对电源模块8个开关量状态的监控;对电源模块输入端电压的监测,以决定是否可以闭合IGBT;控制IGBT、CKJ的分合;与主站计算机进行通讯。
图3 DSP硬件系统结构
2.2光纤网络软件
主站采用LabVIEW编写的Windows系统的数据采集界面[2](图4),简单易用。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参数。从站采用TI公司针对TMS320C2XX开发的一套集成开发环境CC(CODE COMPOSE)[3]。CC采用图形接口,提供编辑指令、参数修改工具,能对TMS320C2000系列DSP进行指令级的仿真和进行可视化的实时数据分析,可大大提高开发者的工作效率,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DSP多处理器通讯有两种方法:空闲线模式和地址位模式[4]。由于地址位模式在高发送速度下,程序速度不足以避免在传输流中的一个10bit的空闲,且空闲线模式与RS232通讯兼容,因此该光纤网络采用空闲线通讯模式。
图4 数据采集界面
主站通过COM1口与从站通讯,用软件中断的方法接收从站上传的信息。主站接收与发送的数据都是NRZ(非归零)格式,NRZ的格式包括以下组成部分:一个起始位、1~8个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可选)、1或2个停止位。
从站接收到一帧数据时,产生一个中断,并判断是否与自己的虚拟地址一致。主站与从站的设定如下:从站虚拟地址从01到80,当从站接收到的数据与自己的地址一致时,发送信息给主站,否则处于等待接收状态(图5),各从站之间不通讯,同一时刻只有一个从站发送信息给主站。
;
图5程序流程图
3.模拟调试
用一台PC机,2块自己设计制作的DSP开发板,1分2光纤转换器组建了一个光纤网(图6),对数据采集网络进行模拟调试。测试仪器采用泰克公司的TDS 3032B示波器。用PC机COM1通讯口的3号引脚的第一个上升沿为触发信号,触发电平为5V。通讯时间测试过程如下:COM1通讯口3号引脚发送数据的第一个上升沿作为起始时间,到2号引脚接收到从站上传数据的第一个上升沿为止,这个时间即为主站与从站一次通讯的时间。经多次测试,通讯没出现错误,一次通讯时间为560us(图7),波动在20us以内,数据的传输速度设定为115200bps。
欲知详情,请下载word文档 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