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C的AC 97技术硬件设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引言
符合audio codec'97协议(简称ac'97,是由intel公司提出的数字音频处理协议)的音频控制器不但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声卡,并且为个人信息终端设备的soc(如intel的pxa250)提供音频解决方案。本文设计的音频控制器可为dsp内核提供数字音频接口。全文在介绍音频控制器结构的同时,着重强调其与内核之间数据的协调传输,并给出基于fpga实现soc内核仿真环境对音频控制器进行功能测试的方法。
音频控制器的结构和原理
ac'97系统由音频编解码器(codec)和音频控制器(controller)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音频编解码器实现a/d、d/a转换、音效处理等功能,而音频控制器则是soc内核与音频编解码器之间的数字接口,负责控制数据和音频数据的串/并、并/串转换以及传输。
性能指标
本设计的音频控制器符合ac'97规范v2.3,其主要指标如下:支持双声道录放音;支持定采样率(48khz)和变采样率录放音;20位宽16层深pcm音频数据fifo;支持省电模式;支持中断、dma和轮询3种方式实现与内核或内存的数据交换。
组成结构音频控制器的主结构如图1所示。内核/内存和音频控制器接口(core/memory,ctrl interface)连接音频控制器与内核或内存。cs是片选信号,wr和rd分别是读写使能,addr(16位宽)是音频控制器的端口地址,din和dout(都是32位宽)分别是总线上的输入输出数据,irq和dma req分别是中断和dma请求。主模块(ac'97 ctrl master)负责音频控制器(ac'97 controller)与内核或内存(dma模式下)之间pcm音频数据、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组(control&status regs)数据以及音频编解码器(ac'97 codec)内部寄存器数据各并行数据的传输,由主时钟clk同步。电源控制模块(power ctrl)可以启动省电模式,也由主时钟clk同步。
图1 音频控制器的主结构
4组fifo用于存放pcm音频数据,都是20位宽16层深,因此可以支持最高20位宽分辨率。当fifo满或者空时,可以发出中断或dma请求。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寄存器读写缓存器(codec reg write/read buf,简称crbuf)是2个32位寄存器。写缓冲器可以缓存准备写入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寄存器的控制字,其空时可以发出中断请求;读缓冲器可以缓存已经从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寄存器中读出的状态字,其满时可以发出中断请求。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组包含8个32位寄存器,其中,通用控制寄存器的主要功能是系统冷启动、热启动;通用状态寄存器反映音频编解码器状态;其他寄存器的功能包括配置pcm输入输出声道、配置和产生中断或dma请求。辅模块(ac'97 ctrl slave)实现音频控制器与音频编解码器之间(ac-link)数据帧的串行发送和接收。输出数据(sdata_out)由辅时钟bit_clk上跳沿同步,输入数据(sdata_in)由bit_clk下跳沿同步。
工作原理
dsp内核通过读写音频控制器csrs分别来获得音频编解码器状态和设置音频编解码器工作模式;通过读写fifo来缓冲音频录制和播放过程中的pcm音频数据;通过读写crbuf来获得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寄存器状态和设置音频编解码器内部寄存器参数。下面以音频播放中的主要步骤为例,介绍音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1)写满pcm左声道输出fifo;
(2)写满pcm右声道输出fifo;
(3)轮询音频编解码器准备好(codec ready)信号是否有效;
(4)读音频编解码器的26h寄存器,判断d/a转换器是否准备好;
(5)允许crbuf产生中断请求;
(6)写0到音频编解码器的02h寄存器,使主音 量衰减最小;
(7)等待crbuf产生中断,响应中断并写0到音频编解码器的18h寄存器,使pcm输出音量衰减最小;
(8)等待crbuf产生中断,响应中断并写1到音频编解码器的2ah寄存器,即以变采样率播放音频;
(9)等待crbuf产生中断,响应中断并写5622(十六进制)到音频编解码器的2ch寄存器,即以22.05khz采样率播放音频;
(10)允许pcm左右声道fifo产生满中断;
(11)设置pcm左右声道定速率或者变速率传输,并开始播放音频;
(12)等待fifo中的pcm码传送掉16层并发出中断请求;
(13)判断是否是pcm左声道fifo发出中断请求,如果是,则写16层pcm左声道数据;
(14)判断是否是pcm右声道fifo发出中断请求,如果是,则写16层pcm右声道fifo数据;
(15)如果内存中pcm数据被读完,则放音结束,否则返回第12步继续放音。
soc仿真环境的构成和原理
由音频控制器的工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