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垂直一体化”之殇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摘要: 面对在追逐垂直一体化模式方面已付出的不菲的代价,许多光伏企业开始冷静下来。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顺风光电终止此次收购不排除与香港市场较严的监管制度、自身股价等因素有关,但也是在当...
面对在追逐垂直一体化模式方面已付出的不菲的代价,许多光伏企业开始冷静下来。
于2011年成功在港上市的顺风光电新近发布公告称,鉴于目前的经济环境,将终止对江苏聚能硅业的收购意向。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顺风光电终止此次收购不排除与香港市场较严的监管制度、自身股价等因素有关,但也是在当前市况下企业开始冷静对待进军中上游的一个信号。
目前仍在维持生产的国内某多晶硅企业的一位高管认为,从目前的光伏市场格局来看,除了国内少数几家龙头光伏企业尚能维持一定产能外,绝大部分企业都已经丧失了竞争力。“据我所知,国内真正实现冷氢化闭环生产的只有江苏中能、洛阳中硅这两家企业,其他绝大部分仍然在延用热氢化技术。在韩国OCI、德国瓦克等外国企业倾销的背景下,对于许多下游的光伏组件企业而言,其关联企业生产的多晶硅的价格,已经要远远高于对外采购的价格了。”
而从过去几年的经验来看,也不乏一线企业折戟在硅料方面。
折戟一体化
对于许多下游光伏电池组件企业而言,硅料可能是一个永远的伤痛。
在2011年的四季报中,巨额的资产减值计提暴露了英利在上游业务的真实情况。在该期报告中,英利对其多晶硅业务计提了超过22亿元的资产减值。
而根据英利此前的描述,作为英利的全资子公司,六九硅业于2008年3月注册成立。其多晶硅项目一期设计产能3000吨/年,于2010年8月实现商业化生产。该项目采用新硅烷法生产多晶硅,居世界领先水平,是中国首家半导体级多晶硅及气体生产基地。
但该光伏项目从真正投产到英利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仅仅只相隔了一年多的时间。
对于外界的质疑,英利当时回应称,此次减值是一次性的操作,只是会计计算上的损失,不会对公司的实际运营和现金流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和盈利能力。
但英利集团旗下子公司英利中国的一项发债公告,却暴露了该事件的真相。作为英利集团主要的业务载体,英利中国2011年的前五大硅料供应商,全部是外部企业。
英利中国在报告中还进一步透露,六九硅业2011 计划产量仅为1000 吨,只能实现很小的一部分硅料供应。
责任编辑:馨颖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