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项目成“宠儿” 目的各不同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摘要: 光伏产业,在高额利润、国际市场低迷和地方政绩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市场爆发了。尤其今年国家政策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在光伏里面赚一笔,所以各个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对于光伏行业的考...
光伏产业,在高额利润、国际市场低迷和地方政绩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市场爆发了。尤其今年国家政策前景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大家都想在光伏里面赚一笔,所以各个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对于光伏行业的考验是十分大的。
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兴起,原本处于光伏中上游的硅片和组件厂商也纷纷进军光伏电站领域。然而,各个企业的心态却有所不同有些是想专注于光伏电站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深耕市场的;有些人是想赚一笔就走,至于后期运营情况怎样则全不考;有的则纯粹是为了摆脱当天的困境,寄希望于在下游电站项目中捞一笔,对光伏电站的建设并无实际经验和技术实力。
去年青海全省总共建设了47个光伏电站项目,最后有43个项目顺利实现并网,累计装机量为1003MW,没有验收合格的4个项目大约在60-70MW。一方面原因是路条发放的比较晚,竣工期就到冬季了,路面硬化和绿化来不及做,场内垃圾也来不及清理,主要是环保不合格。所以当时圈内也流传着“预验收”这个名词,主管部门理解施工方或者业主因为工期短所带来的困难。
验收部门的理解和容忍应该是有限度的,在一些关键产品和设备上绝对是“零容忍”。一些并不具备技术实力和电站建设经验的光伏企业,在电站建设中采用的电池板是国内二三线厂商生产的劣等产品,支架质量不合格,甚至电站基座的施工也是不符合标准的,纯粹就是投机行为。
虽然现在的光伏产品其光电转化效率较之几年前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其实际的转化效率以及最终获得的电力只有理论数值的70%左右。比如,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的遮阴、热斑等问题,都会严重影响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
一些业内人士开始担心,大量原来从事组件生产的企业涌入开发光伏电站是否合理?匆匆上马的一些光伏项目是否真的能够正常运行25年?对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的企业应该有怎样的资历限制?一些中小光伏企业,可能过三五年就在公众的视线中销声匿迹了,谁来承担责任?等等,都是需要进一步规范的。
组件的制造与电站工程的投资是两个行业。技术上的障碍尽管不大,但电站建设需要大量不同行业的专业人才,比如电气设计、结构设计、造价测算、土建设计、土建施工、项目融资等专业人才,多专业多学科的组织、分工、协调难度更大,一般组件生产企业很难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一个光伏电站建设需要从电站审批、规划、设计、施工、投资管理、接入电网等一整套流程。甚至有专家建议,中小企业即使从组件跳入电站领域,也不要一下子跳到整个项目的投资上,可以先做工程设计、设备采购和电站建设。毕竟,运营一个电站远非单纯制造组件可比。
“不具备这方面实力的企业贸然投资电站,也很难保证25年的使用寿命。”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更是指出,光伏电站的利润率是以25年的使用寿命作为核算依据的,现在光伏组件质量良莠不齐,很难保证25年之久。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电站的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大量企业为解决产品滞销而涌入,是把眼下的危机转移了,但却给未来企业发展留下隐患。
中国的光伏市场在启动,制度和标准还正在进一步的完善中,能源结构关系大国发展,抱着投机赚一笔就撤的心态纯属祸国殃民,被卡住的项目终将变成一堆垃圾,与生产绿色电力的初衷完全相反。
上面是小编一些看法,所以为了营造一个好的环境,为了更好的利用起国家的政策,不要盲目的进入本来就不属于自己专长的行业,这样只会使行业跟企业都受到伤害。
责任编辑:馨颖
来源:工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