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产业:拿什么展开国际合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能源产业是近几年中国经济舞台上当之无愧的“明星”,但近期这个“明星”却风光不再,来自欧美“双反”调查、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挑战让业内人士倍感头疼。在近日开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新能源产业的挑战与机遇成为众多嘉宾关注的焦点议题。与会嘉宾认为,各国应从减少碳排放、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角度出发,共同合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而非设立贸易壁垒。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认为,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尚不具备与国外平等合作的基础,“双赢”预期恐成“一场春梦”。
第一,国内新能源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鲜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市场在外、技术在外是国内新能源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光伏行业、风电行业的核心技术均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里。国内风电装机、光伏发电站所需核心设备均需从国外进口。“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道路是行不通的,新能源行业切勿存在幻想。
第二,国内新能源企业竞争实力严重不足。国内企业长期以来只重规模、速度而忽略质量、效益,导致企业内部结构失衡、管理能力低下、核心竞争能力薄弱。外资、外企的批量进入无异于“引狼入室”,中小企业破产倒闭、兼并重组或难以避免。
第三,相关政府部门不“给力”。国家相关部门在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时缺乏足够的调研、分析,目标大而空,配套措施极不完善,使得规划文件可实施性不强;地方政府部门对新能源企业“溺爱”有加,在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去全力支持,一手“养肥”新能源企业,而当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无法自拔时,地方政府迟迟不能出台有效举措挽救企业,使得地方政府形象严重受损。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国内新能源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发展状况不太理想,对国外市场、技术依赖过于严重。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应加强合作交流,尽快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通过兴建光伏发电站、完善电网设施来开拓国内市场,为新能源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