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将至光伏制裁结果何时公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欧盟对中国光伏“双反”大限日益逼近。按照欧盟相关法规,欧委会将在今年6月前后公布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在国内光伏企业遭遇寒冬的背景下,欧盟的“一纸判决”将关系到牵扯40万人就业的光伏产业生死。
但从目前来看,受国内外舆论环境的影响,欧盟对华的光伏制裁或将有所收敛,国内的光伏企业也不会自愿放弃欧洲市场。
欧洲光伏企业主张放弃制裁
欧委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约273亿美元),被业内称为欧盟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
但就在日前,超过1000家欧洲光伏产品企业要求欧盟委员会放弃对中国太阳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近日,总部设在德国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给欧盟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写了一封公开信,得到了欧洲20多个国家的700多家光伏企业、1024名企业高管的联署。
“公开信”指出,欧盟市场上太阳能光伏产业供应链价值的70%在欧洲,上下游供应商创造产值约400亿欧元,贡献了26.5万个工作岗位。而主张制裁中国太阳能厂家的那些企业最多创造不过8000个工作岗位。如果欧盟针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终决定实施惩罚性关税,可能对欧洲光伏企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危及整个太阳能产业链,阻碍欧洲太阳能行业增长。
“反对抗议,或会对欧盟的判决形成压力,从而暂缓裁定时间,进而重新考虑税率标准。”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则上,欧盟不会轻易取消"双反"的决策。但任何行为都以利益为前提,如果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欧盟可能会和中国协商得到一个双赢,或至少不双损的结果。”
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分析认为,表面上看,“双反”终裁迟迟不出,会放缓中国组件向欧洲出货的节奏,给欧洲企业留出了“喘息”机会,“但实际上,此举对于提升欧洲光伏企业的竞争力毫无帮助。相反,"双反"产生的惩罚性关税最终由消费者买单。如税率过高,无疑会使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需求疲软加倍放大,最终导致欧盟失去约24万个就业岗位。”
德国外贸和批发商协会(BGA)主席伯尔纳日前也公开表示,当前对中国光伏产品和陶瓷制品发起的反倾销措施证明,欧盟贸易救济体制是过时和不合时宜的,亟需革新和调整。尤其是在光伏案中,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给欧盟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将远远大于给其带来的好处。
商务部力挺光伏企业维权
对于欧委会对华实行的光伏制裁,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崇泉近日表示,光伏产业涉及中方重大利益,呼吁通过磋商解决问题,如果欧方一意孤行,坚持对该产品设限,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欧盟正在进行的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仍在调查程序之中,中方各项应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方始终不会中止和放弃与欧方通过磋商解决争端的努力。一旦发现欧方在调查中有任何不符合WTO之处,中方将及时开展政府交涉并保留诉诸WTO争端解决机构的权利。”
崇泉表示,中欧之间的确有过不少贸易摩擦,但此次光伏产品双反调查案无论从涉案金额、产业类型还是从影响面看,都是前所未有的。此案涉案金额大,据初步测算,光伏电池产品涉及中国企业200多亿美元的出口,占2012年欧盟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涉案金额的70%以上。
据统计,2012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同比下降35%,其中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口同比下降达40%以上。最重要的一点,该案涉及中国光伏产业的大量就业,初步统计将影响超过40万的就业人口。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于中欧无线通用设备和光伏产品贸易摩擦案件,中方高度重视,并且愿意通过与欧方磋商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目前,中欧之间在包括这两个案件在内的贸易摩擦问题上的沟通是顺畅并且是有益的。
沈丹阳认为,WTO成员适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不应当对正常的国际贸易往来主动设置不必要的障碍,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欧盟经济还没有摆脱危机的情况下,坚持自由贸易立场,少用、慎用贸易救济措施,积极发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应当成为包括中欧双方在内WTO各成员的共识和责任。
进军欧洲需要市场化手段
按照欧盟相关法规,欧委会将在今年6月前后对案件作出初裁。欧洲光伏企业集体要求放弃制裁,是否会对裁定结果产生影响?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认为,欧洲光伏企业的集体抗议,会对欧盟施压,从而暂时减缓裁定的时间以及重新考虑税率标准,但原则上应该不会轻易取消双反的决策。
不过,由于欧洲是全球光伏业的重要市场,中国光伏企业不会因为“双反”放弃该市场。晶科能源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公开表示,欧洲向来是光伏重镇,对于晶科也是同样的重要。所以无论“双反”过程和结果,晶科依旧会继续在欧洲的深入布局和渗透,加大包括土耳其,英国等新兴欧洲国家的市场开拓。该公司今年对欧洲出货量应在40%~50%。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秘书长孟宪淦分析指出,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化的手段获得自救。“许多国内的光伏企业或多或少都带有着地方政府补贴的色彩,这偏偏是欧盟最敏感的,最不希望看到的。”
公开资料显示,从欧美“双反”危机以来,地方政府的插足处处可见:从去年年初开始,新余乃至江西就开始不断向赛维“输血”。先是新余市政府向赛维等当地光伏企业提供2亿元人民币财政扶持;去年5月2日,江西省有关部门与赛维达成协议,前者将提供20亿元人民币以支持后者度过难关;去年7月,新余市政府又利用一笔“赛维LDK稳定发展基金”为赛维垫付了5亿元到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