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汞电池危害大 碱性电池有利环保有利荷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一则奇葩夫妻因为一节电池而在某时报买版吵架闹离婚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让网友甚是感叹土豪的任性行为。然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最后,之后一个署名碱性电池的,竟然同样买断该时报同版整版站出来劝架,劝两夫妻不要因为 一节含汞电池丢了幸福,并且普及了碱性电池无汞,可以随生活垃圾丢弃的环保常识。
这则消息一波三折,可以称为世界环境日公益神作,人们一定会对这种呼吁环保的创新形式印象深刻。这则公益广告的真正主角还是碱性电池和含汞电池。含汞电池的丢弃对环境危害比较大,所以怪不得因为环保观念的差异,谭殿驰和南晓简要闹离婚了。
事实上,近两年,废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然而,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却认为,废电池不用集中回收,以前有关废电池危害环境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对群众造成了误导。
污染60万升水的计算结果,是基于将钮扣电池中的重金属全部溶解于水,并均匀散布在水体中的假设做出,但实际上重金属溶于水是十分困难的,更不可能均匀分布在水体中,实际可能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理论计算的最大值。
不管媒体报道的废电池危害环境的程度大或小,归根结底,丢弃含汞电池是对环境有危害的,我国也早就出台政策应对。
1997年底,中国轻工总会、国家经贸委等9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限制电池汞含量的规定》,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要求国内电池制造企业逐步降低电池汞含量,2002年国内销售的电池要达到低汞水平,2006年达到无汞水平。
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回收处理废电池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
在电池管理政策上,发达国家的政策可以概括为两类。
第一类:针对普通干电池
政府要求制造商逐步降低电池中的汞含量,最终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这项要求是淘汰所有含汞产品、工艺(如以汞为触媒)的一部分,而不仅仅针对电池行业。现在,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禁止向电池中添加汞。对于报废的普通干电池,没有强制单独收集处理。如果某个城市或企业自愿单独收集处理(或利用),国家既不鼓励也不限制。
第二类:针对可充电电池的
通过立法要求制造商逐步淘汰含镉电池。目前,镍氢电池、锂电池正在逐步取代镍镉电池。一些国家的电子制造商协会开展了可充电电池回收利用工作,效果也比较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可充电电池总消耗量相对较少(与普通干电池相比);应用范围较小,容易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收集;回收价值较高。这类废电池收集是比较容易的。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电池行业污染的主要措施是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的工艺、产品,这一点是国家强制的。至于废电池收集、处理或再利用,则都是由行业协会、城市或企业自发进行的。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结合国内的经济技术水平、市场规范程度,笔者认为应当科学地认识废电池的环境影响,不能过分夸大其危害。有关部门应把精力放在淘汰含汞电池上。至于分类收集处理(或利用),有条件的城市、有技术力量的企业可自己去操作,国家不宜提出强制要求。
至于个人,看完这则创意广告,相信每一位关注环保的网友都会在生活中选择碱性电池。据了解,碱性电池都是无汞电池,不仅可随生活垃圾丢弃,而且电量比其他电池要高很多。所以选择碱性电池不仅有利环保,还有利于个人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