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技术治理实践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以技术为中心”,存在忽视“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在我国智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也应当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智慧城市的实现路径,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设原则。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角度应对智慧城市中的技术治理问题。
新基建,新机遇。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越发受到各级政府及各行各业的重视,随着新基建提速发展,对于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
记者获悉,8月8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市分公司、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承办的广州市人工智能产业链创新发展发布会暨战略签约仪式在广电平云广场顺利举行。
近年来,烟台市牟平区着眼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新规律、新特点,不断适应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发展新趋势,坚持从建设、管理、服务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大力推进县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智能化创新赋能现代化治理,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牟平,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人工智能和城市治理的融合由浅入深,想要在单个场景智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全场景落地的时候,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年一度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如约而至。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交流平台,几乎每一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都会成为外界观察数字化进程的风向标。其中被视为下一代城市形态的智慧城市,早已是历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焦点议题。
智慧城市使用先进技术,特别是物联网设备,管理来自全市设备网络的数据,以优化交通、教育、医疗和废物处理等服务。智慧城市还包括智能建筑及其各种组件,包括暖通空调和照明、安全与监控、空间管理、环境监测、卫生和清洁管理。每个组件都需要特定的解决方案,如监控和监控技术、可穿戴设备等。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不仅可以直接实现“智能绿色”和“高效实用”两大目标,还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智能化推动科技创新及智慧场景应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抗风险水平,提升城市的系统性和生长性,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从而实现“系统完备”和“安全可靠”的目标。
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四肢灵活、经络通畅”,还需要“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在深圳龙岗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城市智能中枢”,其实充当的就是“大脑”的角色。
按照德勤在2019年的统计数据,全球1000多个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中,中国以超过500个城市的数量居于首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占比近一半。国内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浪潮,沉淀了不少有价值的参考。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加持下,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智慧。但随着疫情等挑战接踵而至,仅仅“聪明”已不能满足城市管理者和市民的需求。
近年来,新基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2020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所谓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令人瞩目。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城市内部系统之间高效协作,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建设。智慧城市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意味着城市变得更“聪明”,既可以细致周密地为经济社会保驾护航,也能润物无声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自8月1日起,新修订的《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光污染成为继噪声污染之后引发广泛关注的又一种新环境污染。上海以立法破解光污染难题,提升市民的健康、安全、幸福指数,让城市更舒适宜居,给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