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ETC未来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ETC+,“加”出未来
从ETC全国联网以来的增长速度可以看到,在未来两三年里,ETC将会成长到过亿的用户量。从功能时代迈入智能时代,无线互联技术已成为ETC产业“燃料”,4G大系统智能ETC势必成为备受用户热捧的行车标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ETC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指出,ETC的普及发展,带来大量ETC新用户的同时,也带来无限的机遇。从满足不停车收费基础需求的小系统ETC,到使用场景丰富的大系统ETC,我们看到了ETC产业正搭乘“互联网+”快车高速前进进入良性发展周期。
——ETC硬件终端大小系统迎来发展分水岭
在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全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用户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在智慧交通的大背景下,互联网+ETC产业正初露端倪,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ETC发展回顾与展望
ETC技术在80年代开始兴起,90年代逐步在世界各国使用,同期我国开始引进ETC系统。2007年《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GB/T20851-2007系列国家标准出台。2015年9月28日,ETC实现全国联网。由于各省的ETC卡由省内通行,转变为全国通用,ETC被瞬间推向市场化。ETC用户发展由慢到快、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据交通部数据统计,截止今年4月底,我国高速路ETC用户突破5000万。
展望未来,ETC将与各类车载电子终端装置一同向着一体化、多功能、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ETC+技术将更具生命力。除了用于高速公路通行收费,ETC在助推城市交通管理、创新发展交通领域电子支付应用,提升交通管理服务和社会公共安全水平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伴随着车辆电子标识、智能化车载终端、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智能ETC+将成为车辆的标准配置之一。
小系统ETC,只做专一
目前,我国的ETC可分为传统ETC与智能ETC+,传统ETC是OBU结合高速IC卡形式,在车载领域俗称“小系统”模式。智能ETC+是OBU+DVR+5G+高速IC卡等众多模块叠加的形式,被称为“大系统”模式。这里的“系统”并不完全是指操作系统,是以功能为标准把ETC产品分为两大阵营。
在2017年以前,我国ETC行业普遍使用的是功能专一的小系统ETC。粘贴在车前风挡玻璃上的小系统ETC,插入具有通行功能的高速IC卡,路侧单元(RSU)通过OBU对卡片进行无线数据交换,实现不停车IC卡付费功能。从功能角度和操作角度来说,小系统ETC更像功能机,几乎没有操作需求,只需进行简单的安装设置即可。从技术上而言,其高速IC卡充值需要配合硬件“充值易”(蓝牙盒子)才能实现远程充值,或者需要去网点。
大系统ETC,加出未来
至此,ETC的应用场景从高速公路延展到城市开放道路、从线下延展到线上的用车场景,真正地实现从简单的单一功能的ETC走向汽车和交通未来的深度融合的时代,可以说,大系统智能ETC将成为未来ETC发展的主流趋势。据悉,深圳智载科技是国内率先专注大系统ETC研发的企业,其智能ETC+产品已经投放市场,是大系统ETC极具代表性的主流产品。同时智载科技通过搭建快速迭代研发体系,正在不断开发升级产品性能,持续满足车主用户旺盛的消费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连接和交互功能的大系统智能ETC+应运而生,ETC也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大系统ETC通过OBU+DVR+4G+高速IC卡等众多模块的叠加,实现人、车、路的实时对话。同时,手机APP已然成为ETC服务标配,通过云端平台,大系统ETC可为用户提供不停车IC卡付费、行车记录、GPS定位、ETC线上充值圈存等丰富的智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