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输电技术 世界看中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2006年底开工建设,到如今“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特高压,这一备受社会关注、并一度伴有诸多争议的输电技术,终于“修成正果”。作为项目提出和主持实施者,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今天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颁授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不禁感慨万千:特高压输电技术,世界看中国。这不是哪个人、哪个团队、哪个企业能做到的,而是体现了国家意志。
说它体现国家意志,是因为特高压从最早提出到项目研发,再到工程实践,自始至终瞄准世界电力发展趋势和技术制高点,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联合,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用科学手段和方法,以应用为目的,破解了重大技术难题。
刘振亚指出,世界电力工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用电需求持续增长推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相邻电压等级之比在2倍及以上。500千伏输电有力支撑了我国近30年经济社会发展,但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逆向分布,70%以上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中东部,可用能源资源却远离需求中心,76%的煤炭集中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能资源集中在西南部,陆地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也大量分布在西北部,供需相距800-3000公里,现有500千伏输电系统面临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能力不足,走廊资源紧缺等瓶颈制约,亟待升级至1000千伏等级。
他介绍,“特高压交流输电代表国际高压输电的最高水平。上世纪60至90年代,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发达国家曾开展过试验研究,但没有形成成熟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我国研发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既面临高电压、强电流的电磁与绝缘技术世界级挑战,又面临重污秽、高海拔的严酷自然环境影响,创新难度极大。所以说,世界性的电网科技难题在中国,创新的动力也在中国。
据介绍,我国从l986年开始,将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连续列入国家“七五”、“八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为特高压技术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发先后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750千伏输变电国产化示范工程的顺利投产和三峡送出±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成功实践,使我国输变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特高压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创造了条件。到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晋东南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时,“发展特高压输电,在技术上没有难以克服的障碍,在工程上已具备实际应用的条件”。当然,特高压这一引领国际输电技术进步方向的工程所提出的巨大技术挑战,又是必须正视的。刘振亚强调,我国发展特高压需在已有科技和工业基础上自主创新,率先攻克世界上一个全新电压等级输电所需的全套技术,并立足国内、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全套特高压设备。“这是我国各常规电压等级发展过程中未曾经历的重大考验”。他介绍,需要全面攻克四大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设备研制四大突出难题。
为破解这些世界级难题,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项目依托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坚持“基础研究-设备研制-试验验证-系统集成-工程示范”方针,产学研用协同攻关,联合国内电力、机械行业的科研、制造、设计、高校等100余家单位近5万人,共开展180余项关键技术研究、9大类40余种关键设备研制,在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能力6大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研制成功了全套关键设备,建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强的交流输电工程。
依托项目,我国电力科技和输变电装备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改变了我国输变电行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项目建成试验示范工程,与采用500千伏方案相比,节省走廊占地1/2至2/3,减少输电损耗2/3。工程投运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累计向华中地区送火电296.44亿千瓦时,替代输煤约960万吨、极大缓解了华中地区严重缺电局面,拉动GDP增长达3200多亿元;向华北地区送水电122.81亿千瓦时,减少弃水电量55亿千瓦时,节约用煤4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00多万吨,成为我国南北方向一条重要能源输送通道。
项目带动我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实现全面升级。特高压设备设计研发、制造工艺和试验检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研发成果还反哺应用到超高压设备技术改进,特高压主设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已掌握国内市场主导权,并全面进军国际市场,实现了高端产品出口零的突破。2009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特高压主设备制造企业出口不降反升,500千伏以上产品的出口总额达100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0%,特高压业绩已成为国内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金色名片。
项目大幅提升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特高压标准电压已成为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认为中国的特高压工程是“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成立了8个由我国专家主导的特高压工作组,正在主导编制相关国际标准。
刘振亚介绍,项目成果除应用于已建成投运的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及其扩建工程,还在在建的安徽“两淮”煤电基地送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中得到应用。发展特高压输电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预计“十二五”末,将建成特高压交流工程线路1.8万公里、变电容量约1.6亿千伏安,可支撑中东部地区受入电力约2亿千瓦,节约当地土地资源3400公顷,每年节约电力供应成本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