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炮轰:华东特高压不讲经济效益 投资漏算数十亿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搁置半年的华东特高压北半环项目评估,日前再度启动,但依然遭受经济、技术、安全和决策程序等多方面的质疑。
10月24-25日,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北半环)评估会在京举行,但未取得最终结论,只出具了一个正反意见的说明。
2012年年底,在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华东环网北半环核准申请后,国家发改委将该项目交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下称“中咨公司”)进行评估,这是第一个走评审关的特高压项目。
华东特高压环网总投资逾700亿元,作为一个整体,时下有的部分还在论证,有的则已开工甚至投运。
除此次评估的北半环外,华东特高压环网还包括另外两大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淮南-浙北-上海(南半环),即皖电东送项目,已于2013年9月正式投运;浙北-福州,在2013年4月开工。
论证北半环之时,南半环和浙北-福州两条交流特高压已成定局,再加上新疆直流接入华东电网这一新增因素,“怎么能要求专家就其中北半环发表意见,如何得出合理的结论?”清华大学机电系研究员王仲鸿如是追问。
10月底的评估会上,原定专家组成员有24位,但南方电网3位专家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因故”未出席,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姜绍俊上午发言表达失望之意后,提前离会。
参与25日投票的19位专家中,国网系统的专家占有7席,电力规划设计总院3席,中咨公司1席,“中立”人士3席,其他5位则为退休资深电力专家。除5位退休专家表示反对外,其余14位专家均表示支持建设北半环。
“这些人都是交流特高压工程的研究、设计和项目合作方。”作为反方,王仲鸿对此表示不满。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中咨公司方面对于华东特高压环网,原本有不同意见,但是在疆电外送的变故之下,不得不改变态度。
新疆“十二五”期间计划外送电力3000万千瓦,目前对外输送规模不到该计划的一半,除在建的第一条特高压通道哈密-郑州±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外,尚有10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需要建设通道外送。
8月19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对疆电外送第二条特高压通道落点进行评估。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原方案是,准东煤电基地特高压直流外送电落点至四川,该方案遭到了参与准东外送项目评估的多数专家的反对,认为四川无法消纳如此大规模的电量,准东-华东方案成为专家们建议的替代选择。
于是,在10月25日评估会上,正方专家提出,只有新建特高压受端网,华东电网才能成为接入新疆电力的坚强平台。另外,曾德文、蒙定中、王仲鸿、丁功扬、谭永才5位反方专家坚持认为,国家电网公司未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较,不讲求经济效益,工程投资漏算数十亿元,实际总投资将远超过其报价的274亿元。
长三角地区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也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逐步提高接受区外来电规模的另一理由。国家电网公司称,目前长三角地区接受区外来电2380万千瓦,后续还将建设宁东-浙江、锡盟-泰州、准东-华东等多个特高压直流项目,需要建设北环工程,形成华东交流特高压环网,才能承接大规模区外来电。
王仲鸿则表示,即使新疆外送电容量高达上千万千瓦,相对华东电网的占比仍低于5%,当直流设备故障退出运行,电网的发电厂热备用功率可很快弥补不足,紧凑的华东电网结构不会发生频率和机电稳定问题。
“疆电外送和华东特高压北半环是两个问题,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教授级高工、国家能源局“十二五”电网规划专家组成员曾德文对记者表示,“不建设交流特高压环网,也可以接纳疆电。”
除经济性,安全性也为反对方所忧。曾德文等人指出,在现有华东500千伏电网上加一个1000千伏网架,将五省市电网捆绑在一起,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在发生不可预见的连锁反应故障时,有可能出现华东电网大停电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