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个人品牌打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互联网流行起来的传统时代,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往往是通过新闻曝光、提升企业的产品品质、传达品牌故事、传达责任感和担当精神、成为行业协会领导、成为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来提升个人地位、打造个人品牌的。一位企业家如果能够通过其个人品牌的确立,获得社会公众的好感,那么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就必然会被公众所青睐。企业家个人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对企业带来的品牌推广效应是不可估量的。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家想要树立个人品牌,就需要首先确立个人品牌的战略目标。这其实和企业品牌的树立程序是类似的。先有战略,后有具体操作手法。
有了明确的个人品牌战略之后,再据此制定清晰的、可行性强的企业家个人品牌树立计划,以逐步完成对于企业家个人品牌的塑造。在移动互联时代,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的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慢慢向着脸谱化、娱乐化、标签化和思想化方面发展。企业家在打造个人品牌的时候,既有对于个人定位的精心设计,也有对于个人形象的精心包装,更有对于个人品牌传播的精确掌控。在任何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出色的企业家;而企业的品牌,往往和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密不可分。虽然有些企业家未必主动进行过个人品牌的树立,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个人魅力,更不代表他们不具备出色的个人品牌。
企业家对树立个人品牌的战略目标清晰
企业家树立个人品牌,从原则上看,必须和企业品牌相辅相成;必须有利于企业品牌树立和做大做强;必须有利于企业产品销量增长;必须有利于传达个人专业思维;当然也必须有利于树立个人品牌,并通过个人品牌的确立,为企业品牌的发展提供更好条件和可能。企业家打造品牌的核心目的,当然是为了品牌的腾飞,为了企业的壮大,因此企业家树立个人品牌的战略目标,当然是在提升企业家个人形象和提高企业家个人影响力的同时,建立企业家与品牌之间的一对一的紧密联系,甚至是企业家个人就等于某品牌的客观认知。唯有如此,才能在树立个人品牌的同时,提升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并将个人品牌与企业品牌深度捆绑,提高个人品牌对于企业品牌的拉动力和运营力。
企业家对于个人的精准定位
确立了企业家的个人发展品牌战略,接下来当然就要通过精准定位,使个人品牌打造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统一。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自然形成的社会定位。企业家需要更进一步,不但要维持现有的企业经营者的定位,还要把自身品牌和企业品牌结合起来,找到精准的定位结合点,从而使个人的品牌打造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统一。
正如企业品牌的树立一样,定位设计是企业家个人品牌塑造的基点,其他工作都是围绕这个定位展开的。这里所说的定位就是你想要在公众中树立什么样的个人形象,你要实现什么样的品牌目标。这个品牌目标的时空系统是怎么样的?在什么样的时间轴上,在何种尺度的区域范畴中,确立好自己的品牌。这里的区域范畴,当然既有地域含义,也有行业含义,更有国内和国际的尺度含义。只有确定了明确的个人品牌树立目标,企业家在打造个人品牌中才会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事实上,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个人品牌打造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统一方面做得是不错的。比如一提到阿里巴巴,我们就会想到马云;一提到小米,我们就会想起雷军;一提到柳传志,我们就会联想到联想电脑;一提到鲁冠球,我们就容易想到在国际上叱咤风云的万向节;一提到海尔,我们就会想起优秀的企业家张瑞敏;一提到华为,我们就会对华为的创立者任正非先生竖起大拇指。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的品牌之间,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从而获得了个人品牌对企业品牌的增值和相映生辉。
企业家们需要考虑如何结合自己的个性与专长来设计好自己的精准定位。企业家需要考虑自己是颜值担当?还是娱乐至上?是专业见长,还是口才天下无双?是擅长于创新,还是擅长于维持;是冒险型的,还是稳健型的?是思想深刻的,还是自黑无上的?设计好定位,设计好定位中的价值偏好与个性表现维度,才利于个人品牌的传播。
充分利用个人最擅长的内容来构建品牌元素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内容。移动互联时代为每个人都创造了表现自我和秀出自我的充分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进入了表现时代。这个表现时代是如此激动人心!但是,在大家都在做自我所认为的最优的表现时,唯有真正体现出自己的优势,体现出自己的亮点,体现出自己最能打动别人的地方,才能获得相应的表现效果。
企业家打造个人品牌也是如此。在这个表现就意味着价值的时代,颜值就是价值,口才就是价值,思想当然更是如此。所以我们会看到——利用颜值的企业家比比皆是,比如如陈欧等人;利用口才的企业家林林总总,马云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利用深度思想的企业家,如张瑞敏、任正非等人就非常厉害;利用如明星一般的娱乐性:如潘石屹、周鸿祎等人;利用自己的特有爱好,如王石,在退休前,他的一年中就有近1/3的时间在玩极限运动;退休后,这些“副业”似乎成了他的“主业”,王石变身探险家,登山、赛艇、航海......各种户外运动从不间断。而这种运动精神,曾经塑造了万科的企业性格,也塑造了王石的企业家精神。利用战斗和撕逼精神:如董明珠大姐所做的各种有声有色的事儿。上述这些企业家个人最擅长的内容,不但构成了企业家个人的处事风格的一部分,而且构建出了个人的品牌元素。当然,企业家的自身特色,必须要结合企业的价值观来确认其表现行为的价值所在,而不能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突出自我特色,形成自我风格
企业家突出自我特色,当然是为了形成自我风格。好比叶茂中,总是戴着鸭舌帽;好比模仿叶茂中的张默闻,不只是戴着鸭舌帽,还留着络腮胡子。又好比是曾经的原生态歌手阿宝,总是围着个头巾,显得更有农民式的纯粹风格。这种风格的沉淀,就是个人品牌形象打造的一部分。
企业家们必须扪心自问,我和别人相比,我最大的特色或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别人又是怎么看我的?我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我的人才观和人生观,我的表现欲和内敛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在企业家以外在形象的打造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需要内在形象的梳理,让大家看到你的不同而有范的内涵所在。
潘石屹曾经公开宣称,自己是章子怡式的娱乐人物,并且号称准备在自己的事业旅途上,将娱乐化进行到底。不可否认,一直以来,他是个不甘寂寞,在努力打造个人品牌的企业家。但是,娱乐的标签,和商业地产的关联度究竟有多大?我们遗憾地发现,潘石屹的娱乐化形象,似乎对企业的发展作用微小。 这就可见其形象树立的错位了。潘石屹张扬个性,标新立异,喜欢做秀,它如同一个离经叛道的青年,始终处于是非和争论的旋涡,始终处于中国房地产界的潮流前线,可惜和房地产的行业本质产生了游离。
通过专业团队,积极塑造自己鲜明而又能够持久的形象
那些具有国际范的企业明星,诸如比尔·盖茨、乔布斯、马斯克等人,哪一个没有自己的形象顾问?哪一个没有策划过自己的专业形象呢?在微软蒸蒸日上之时,盖茨就已经雇佣了演讲稿撰写人、策划活动策划人、善于拍摄伟岸人物的摄像师、可以影响传播环境的公关经理、善于制定长期计划的营销专家等。
更有一些聪明的企业家,会巧妙地利用摄影师、摄像师、化妆师、形象顾问、公关人员、演讲培训师、心理专家、传播专家、调研人员等等,通过这些人把自己塑造成为超级明星,将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变为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
早在里根参加竞选美国总统之时,由于当时里根已经70岁了,老迈是他的本色形象。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展示里根的年轻态,顾问团队全方位使用了塑造人物形象的多重法则。用化妆、灯光、布景和各种道具,体现出里根的精力充沛、红光满面和头脑灵活。这种有力的形象,是里根成功当选为总统的重要力量之一。企业家要树立个人形象,就要学习借鉴大牌明星企业家的成功做法,通过专业团队的力量,打造出自己想要的、个性鲜明的形象。
充分利用平台力量,助推个人品牌的建立
企业家除了要利用专业团队的力量,还要学会利用平台的力量,借助各式各样的平台、媒介和活动,精心展示自己。任何人都不要凭空臆测,某企业家怎么那么会说话,怎么有那么多的创造力?怎么就表现得那么有分寸感?没别的,那是提前练好的。正如节目主持人提前准备好的台词一样。正因为准备充分,所以才会在平台上秀出自我时,大放异彩。
其次,企业家的个人品牌,往往与其专业相关,因而他们专业化的表现,总令人印象深刻。说实话,如果你一直在从事某个行业、某个产品,你肯定会有深度的专业性的嘛。加上有形象团队的配合,说话做事,自然可以滴水不漏而又富有深度。我们能看到,利用微博平台的企业家很多,利用微信公号的企业家也很多。更有企业家在企业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利用卓尔不凡的人物访谈,不但树立了自己的伟岸形象,也为企业强身健体。大家当然猜得出,做得如此牛气哄哄的人,当然就是我最佩服的任正非了!
精心包装
企业家个人品牌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工程,当然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战略调整。但是需要留意的是:个人品牌始终要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个人品牌为企业发展助力而不是造成障碍;要处理好个人品牌形象与企业品牌形象的关系和交互度。只要品牌存在,就需要积极管理。只要企业家的个人品牌一经打造,就需要精心呵护,精心管理。衡量企业家个人品牌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在于,企业家的个人品牌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能为业务增长带来什么,能为企业的价值观传播带来什么。维护企业家的个人品牌,也就是维护企业品牌。
企业家在树立个人品牌的过程中,不但要精心包装、精心设计和传播,也要精心管理。对于个人形象,必须具有清晰的形象管理意识;对于个人风格,必须掌握最佳的均衡点;对于个人观点,必须鲜明独特并易于传播。在企业家个人品牌塑造达到一定阶段时,企业家实际上是会被贴上各种标签的。这种标签,有点类似于产品的商标。诸如中国的乔布斯雷布斯;登珠峰的王石;小品王赵本山;怒对房价的曹德旺;热爱足球的许家印等等。这些标签,一方面体现出品牌元素的特别之处,另一方面,也说明形象塑造的深入程度。
既然有了还算体贴的个人标签,当然就要对体现个人品牌属性的标签适当予以管理。个人品牌形象管理,一是要适度坚持情怀力量;二是要保持个人风格;三是要把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相统一;四是通过对个人品牌的打造,定位、塑造、内容、传播、演说、加深、维护、变现,来获得企业品牌的增值、加深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