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开源”与“节流”之争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日前美国白宫发布的经济复苏计划宣布:将铺设或更新3000 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 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这意味着奥巴马政府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发展智能电网产业。
2006 年,美国IBM 公司与全球电力专业研究机构、电力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据测算,目前美国大约有1.3 亿块电表,倘若包括计算机、传感器和网络系统的投资在内,预计8 至10 年内产业规模将超过5 万亿美元。如果完成电网改造,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节省的电力成本将高达5000 亿美元。
智能电网被形象比喻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更快地恢复供电,消费者对电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细化到每个联网的装置。
我国关于智能电网方面的研究进展缓慢,甚至是刚刚起步。07 年开始,华东、华北电网公司才开始对智能电网进行可行性研究。这与美国IBM、通用电气、谷歌等公司在智能电网方面的研发仍有很大差距。
我们认为,特高压电网与智能电网可以用“开源”和“节流”来形容。特高压属于“开源”,它将西北、西南的电力输送到东部。而智能电网则是从内部节约电能的使用,属于“节流”的范畴。两者在某些方面的初衷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保证电力的充足供应。
在我国加速发展特高压电网建设,以及现行电力行业体制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离我们渐行渐远,至少短期内不会有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