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电网总投资或超4万亿 规划有望7月问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发改委等多部委调研 7月份有望出方案
中国智能电网:又一个4万亿?
A股市场近来风头最劲的概念是什么?是“智能电网”!
截至5月27日,“智能电网”核心概念股国电南瑞和国电南自在最近十个交易日内的上涨幅度已接近40%,其他思源电气、泰豪科技等“关联概念”股的上涨幅度也都超过了20%。
市场的鼓噪缘于5月21日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并初步披露了建设时间表。此消息一公布,即有机构称“预计总投资超过4万亿元”。另有消息称,中国智能电网的规划,预计在今年7月问世。
“目前,我国的智能电网还处在规划阶段。”5月27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红在国新办告诉记者,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安监总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正在进行多目标优化、电力储能、信息集成等方面的调研,至于7月能否拿出方案,将取决于关键规划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三阶段4万亿?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5月21日召开的“2009年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按照规划,国家电网公司的智能电网建设将分三阶段:在2010年之前完成规划与试点工作;在2010年到2015年大面积推开;计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安信证券电力设备行业分析师黄守宏表示,在这三个阶段里总投资预计将超过4万亿。第一阶段预计投资5500亿元;第二阶段预计投资2万亿元;第三阶段预计投资1.7万亿元。
对于这个数字,国家电网公司及相关专家都对记者表示无法证实。不过,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表示,这一项目对相关的制造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大幅提高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许继集团一名副总裁告诉记者:“我们企业早已预期智能电网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非常巨大,消息一出来我们马上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国网的智能电网进行了专题研讨,我们将加大在相关各个方面的投入。”
和欧美同时起跑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胡学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院凡是和智能电网沾边的部门都在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我们将循序渐进地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汤奕表示:“美国于5月19日到20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智能电网的研讨会,我国在5月21日到22日召开,与美国几乎同步。而且,中国目前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水平与欧美国家相差不大,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通过对美国电网的智能化改造,预计未来20年内可节省近千亿美元的投资。“智能电网技术革新打开了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为全球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改革提供了独特机遇。”
汤奕同时指出:“同欧美的智能电网概念不同的是,我国将建设以输电网智能化为特点的电网,欧美是配电网的智能化;欧美以电力市场需求为推动力,主体多元化,中国是以国网公司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执行者。”
“智能电网”研究专家武建东则表示:“智能电网技术的推广将彻底提高我国输电、智能变电器、电脑、智能终端、电子传感器、智能电表和互动电网管理技术的综合制造水平,拉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
优势独特
2006年,美国IBM公司最早推出“智能电网”解决方案,2007年10月,华东电网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智能电网领域。
“关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报告,目前共形成了一个总报告,七个子报告,分别规定了各个时间段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的技术以及在各个阶段需要的新产品。具体内容应该会在7月中旬国网公司的年中总结会上公开。”一位国网公司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法国阿海珐输配电中国技术中心总经理李乃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智能电网建设体现了社会制度上的优势,国外的电网建设和技术研发推广都是由市场决定的,中国可以由国网公司统筹各方面的力量,集中优势进行相关领域的研发和建设,这是国外相关公司无法做到的。”
李乃湖指出,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可以大力推进新能源的利用,中国的能源格局使中国必须建立长距离输电的电网以满足经济对电力的需求。“近日中国宣布在甘肃、内蒙古、江苏沿海将建设三个千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基地,以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基础的中国智能电网将为类似风能、太阳能这样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传输利用发挥积极作用。”
华东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帅军庆表示:“在建设特高压电网、协调发展各级电网的同时,以建设智能电网为方向,有效提升电网运行和管理水平是华东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主任葛正翔也表示,电网今后要面临大量新能源的并网发电,为最大限度地利用新资源,需要坚强又智能的电网,例如风电一般距离负荷中心非常遥远,必须依靠特高压输电技术实现远距离输电,因此智能电网需要远距离输电能力和智能化两者兼备,预计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有望被带动。此外,在没有负荷的情况下,需要把风电储存,这也将带动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公司的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