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成地方政府“香饽饽”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期,地方政府纷纷制订出台各地物联网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未来3-5年物联网发展目标和重点应用领域,物联网产业又成地方大施拳脚的舞台。记者注意到,在已经出台的地方规划中,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都已经将智能电网列入地方物联网3-5年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
揭开产业化序幕
自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出的推进TD与传感网的两网融合,尽快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加快物联网研究以来,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迈向产业化的序幕已经被揭开。在上层政策推动下,各省市政府也于近期纷纷响应中央号召,出台各地物联网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未来3-5年物联网发展目标和重点应用领域,推动地方物联网产业发展。而智能电网,作为国家“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十大重点应用领域之一,也得到各地政府的大力关注。
智能电网是指建立在集成的、双向高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设备技术、控制方法以及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的具有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等特点的智能化电网。智能电网的概念最早由IBM公司提出,主要希望提升电网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和物联网一样,2009年对智能电网来说也是重要的一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将智能电网作为美国新能源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智能电网对美国电网老旧的现状加以改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且借机带动国内经济的增长。而在同一年,我国也首次提出了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规划,期望在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物联网成重要推手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院赵一颋告诉记者,和传统电力行业一样,智能电网的运行也可以分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所不同的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信息化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从业界的认知来看,智能电网将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大特征,而物联网则是实现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提升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处理、信息双向交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联网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现有输电能力和各级电力设备利用率,提升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的用电质量和用电效率,并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这些都将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带来正面的影响。
从发电环节来看,引入物联网应用可以实现对发电设备状态的详细调查、状态预测和调控,例如通过在机组内外部布置传感器网络掌握机组的运行状态,为机组提供更加及时、更加有效的维护;同时,通过对异样数据的监察和检测,对事故的发生提出预警,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提高发电设备的运行寿命,提升运行效率。
同样的,对于输电环节而言,通过在输电线、基站或其他重要设备上部署传感器实现整体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控,受损害目标识别以及损伤区域定位等功能,提升对输电设备的全方位方式能力。同时,通过传感器监测电力现场作业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信息,可以实现智能化互动,减少误操作风险、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场外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就变电环节而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巡检和自动调节技术实现故障的快速处理以及智能变电。例如,智能变电站就是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可以通过智能开关以及电子式互感器实现数据采集、信息共享、智能调度等功能,从而实现变电站的全自动化操作,在做到自动化快速处理的同时降低人力成本。
在配电这个环节,实时监控、智能化配电等物联网应用可以实现更迅速的故障反映、更可靠的电力供给以及可视化的现场作业管理。例如,可以通过传感装置对变压器各指标进行监控,当出现故障时通过监控终端准确、快速对故障发生区域进行定位,并且进行故障区域和非故障区域配电网络的隔离,在配合可视化的现场作业管理快速实现故障的修复,保障用户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用户用电环节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环节,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分析、错峰智能用电、远程抄表等物联网应用都能大幅提升用户用电体验。其中,智能电表作为具有双向通信、双向计量、控制功能的新型电表,已经成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关注智能电网
根据国家电网提出的智能电网发展目标来看,预计到2020年,有关智能电网的直接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而清科研究中心认为,该笔直接投入资金还会大幅带动其他资本的进入,未来关于智能电网的投资将会超过10万亿元。国家对智能电网建设的关注和推动也激发了风险资本市场对智能电网相关企业的关注,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在2010-2011年一季度期间,共有6家智能电网相关企业获得了风险资本的青睐,共计获得超过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智能电网将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三大特征,而物联网则是实现这三大特征的重要推手,对提升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的信息收集,信息智能处理,信息双向交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预计未来10年直接投资将达4万亿并将带动其他资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