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发电:从欧洲向新兴市场转移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数家行业分析机构分析,2011年太阳能市场表现平平,但全球市场格局可能会有新动向:将从老牌的太阳能发电市场欧洲向美国、日本和中国等新兴市场转移。
2010年是全球太阳能爆发式增长的起始年,全年新装机容量高达20.7GW,其中,德国和意大利为领头羊,两者的新装机容量达到13.6GW,占全球需求的66%左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太阳能发电成本仍然高于其他能源的成本,因此,得到各国政府的政策补贴。从2010年开始,欧洲各国财政紧张的状况导致对光伏产业的补贴下调,使光伏市场的需求大幅缩减,这也直接导致了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供过于求的出现。
在欧洲市场萎缩、美国“双反”调查以及产能过剩的影响下,作为全球光伏生产基地的中国,正经历着从2010年的“如火如荼”到2011年的“寒冬”。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如今却已有500多家。光伏组件产能仅2010年就增长了170%以上。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出现雪崩式下滑,据统计,从2011年年初至今,光伏组件价格已下跌了约40%。
但是,寒冬中也孕育着希望: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实现了光伏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平价上网的临界点正加速逼近。长期以来,制约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最大瓶颈是上网电价远高于常规电力的电价,因此,平价上网的实现将大大推动光伏发电的应用,今年9月份,中国出台的上网电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光伏市场的启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积极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预计太阳能发电量将翻三番。另外,作为光伏制造大国,中国拥有许多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光伏制造公司,像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保利协鑫等,这些都为中国本身的太阳能发电市场的开启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比需求乏力的欧洲市场,美国市场却迎来了太阳能光伏发展的快速增长,据IHS iSuppli公司报告,预计2011年北美的光伏太阳能系统安装容量将大增200%,预计将达3.5GW。日本在2011年遭受福岛地震以及海啸的打击后,对其依赖的核电造成致命打击,这可能会促使其太阳能新装机容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