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线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摘 要:该文介绍了配网线路的线损概念、分类、影响因素以及减少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长久艰巨的任务,要坚持用科学手段加强线损管理,用先进技术完善电网结构,才能更好降低线损,提供供电企业的效益。
1.线损的概念
线损指的是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即为电阻、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
2.线损产生的原因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a) 电阻作用:线路的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都是铜或者铝材料的导体。当电流通过时,对电流呈现一种阻力,此阻力称为导体的电阻。电能在电力网传输中,必须克服导体的电阻,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这一损耗见之于导体发热。由于这种损耗是由导体的电阻引起的,所以称为电阻损耗,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用式子 表示。变压器,电动机等绕组中的损耗,又习惯称之为铜损。
b) 磁场作用:变压器需要建立并维持交变磁场,才能升压或降压。电动机需要建立并维持旋转磁场,才能运转而带动生产机械做功。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的过程,也就是电磁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了磁滞和涡流,使铁芯发热,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由于这种损耗是在电磁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称之为励磁损耗,它造成铁芯发热,通常又称之为铁损。
3.线损的分类
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
线损的种类可分为统计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经济线损和定额线损等5类。
A. 统计线损
统计线损是根据电能表指数计算出来的,是供电量与售电量的差值。其线损率计算公式为[(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B. 理论线损
理论线损是根据供电设备的参数和电力网当时的运行方式及潮流分布以及负荷情况,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线损。
C.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是由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损耗电量,它等于统计线损(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的差值。
D. 经济线损
经济线损是对于设备状况固定的线路,理论线损并非为一固定的数值,而是随着供电负荷大小变化而变化的,实际上存在一个最低的线损率,这个最低的线损率称为经济线损,相应的电流称为经济电流。
E. 定额线损
定额线损也称线损指标,是指根据电力网实际线损,结合下一考核期内电网结构,负荷潮流情况以及降损措施安排情况,经过测算,上级批准的线损指标。
4.影响线损的第一大因素;“窃电因素”
A.窃电者为了达到目的,千方百计使窃电方法更隐蔽。
随着科技知识的普及,窃电者的手段和方法也在发生变化。用电管理人员要针对各种窃电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现将部分窃电方法分析如下;
(1) 高技术窃电方法;使用交、直流充磁设备窃电。对电能表进行遥控窃电。修改电子表的程序窃电。使用升压倒表器窃电等。
(2) 表外接线窃电;在变压器二次接线柱上直接接线。在低压电源线上直接接线。在电能表背后墙上钻眼进行表外接线。在电能表电源侧PVC管上及墙上钻眼接线等。
(3) 撬开计量箱(柜)改变电能表的正确接线窃电。
(4) 分流窃电;在低压CT一次分流,二次分流。在接线盒、表尾、表内等处分流。在高压计量箱、高压CT一次分流。
B.影响线损的第二大因素;“漏计电量因素”
由于内部原因,在进行计量改造、轮换计量装置时出现了一些工作失误及故障、老化等漏计电量因素影响线损。具体分析如下;
(1) 计量差错;错误接线。安装CT时将安匝串错。电能计量用互感器、接线盒、表尾处螺丝未紧固或螺丝压线外皮虚接等。
(2) 计量故障;电表的电压线和CT一次铝线直接联接氧化断线。PT保险断。表内故障。互感器、电能表、接线盒、二次线烧坏等。
(3) 计量老化;CT、电能表、二次线、接线盒等处老化漏计电量。
(4) 计量配置不合理; CT变比配置过大造成大马拉小车及未按计量规程使用S级CT。二次线截面小于规程规定。没有按要求使用与CT相匹配的1.5(6)A电能表等。
(三) 影响线损的第三大因素;“抄表、注帐因素”
在一些抄表、注帐、施工安装等工作环节中,因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工作失误等原因,影响了线损的准确性。具体分析如下;
(1) 抄表不到位;不抄(找不到表位、表位过高、表在室内、单相表表盒老化看不见表底等),少抄。估表等。
(2) 错抄;抄错表位。抄错表底。电表交叉抄错等。
(3) 改变抄表时间;
(4) 注错帐;注错倍率。注错表底。注错(建错)线路、台区或本号。调错帐。
知道了线损的概念、分类以及影响因素,下面简单谈一下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5.技术措施
针对电网电能损失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就能以少的投资取得最大节电效果,实现多供少损,提高电网经济效益的目的。
首先,改善电网结构。在电网的规划建设与改造过程中,要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电源应设在负荷中心,线路由电源向周围辐射。合理布局,缩短供电半径,避免近电远供和迂回供电。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15km,0.4kV线路供电半径应不大于0.5km。
科学选择导线截面。增加导线截面会降低导线电阻,减少电能损耗和线路压降。但考虑到经济原因,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应按从线路首端到末端,从主干线到分支线由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阶梯型导线截面。低压主干线按最大工作电流选取导线截面,禁止使用单股、破股线。
使用节能型变压器,并合理选择容量。因地制宜提高功率因数。功率因数的高低对电能损失的影响非常大。功率因数降低,则有功功率将随之降低,使设备容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功率因数低会增加输、配电线路中的有功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功率因数降低,还使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加,结果在负载端的电压下降,会严重影响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在用电高峰期,功率因数太低,会出现大面积电压偏低,用电设备不能启动。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有:
采用降低各变电、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改善其功率因数以提高自然功率因数。
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
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根据目前农村台区现有状况,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和在负荷大的线路上若干点并联补偿电容器进行补偿。投资小,效果也较为明显。
6.管理措施
(1)加强封钳管理,对各专业班组、相关人员封钳印保管进行规范,对检查完的大宗、非普用户计量装置的门共同加计量班和线路责任人的双封,任何个人和班组不得单独打开双封,如怀疑计量装置有问题需计量班人员和线路责任人同时到场共同打开检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2)加强计量管理。
(3)功率因数管理;每月应计算每条10KV线路的平均功率因数,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对功率因数不符合要求的用户,严格按照全国供用电规则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