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电网特征日趋明朗 输电方式呈现多样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记者日前从国家电网公司获悉,2012年以来,我国特高压项目不断取得进展,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取得“路条”;张北—武汉—南昌、靖边—潍坊、陇彬—连云港交流,宁东—浙江、锡盟—江苏直流等“十二五”特高压工程可研全面启动;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全面展开;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建;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尤其是多回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推进,对加快建设“三华”同步电网、尽快形成坚强受端电网提出了迫切要求,要求特高压交流工程提速的呼声也随之渐长。
交直流需协调发展
据了解,特高压直流工程采取点对点的形式,对电网运行的干扰较小,得到了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在内的各界支持,相关线路更容易拿到路条。相比之下,特高压交流项目由于技术难度高、投资大、改变现有电网格局等原因存在争议,政府对项目的论证和批复都更为谨慎。
因此,相比特高压直流工程而言,特高压交流工程进展较慢。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交流特高压1条,即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展核准前期工作的3条,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浙北—福州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在建1条,皖电东送1000千伏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
那么,特高压直流和交流项目各有什么特点呢?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日前向记者介绍:“交流具有网络功能,可以灵活的汇集、输送和分配电力,是电网构建和安全运行的基础;直流主要是输电功能,在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经济优势。大规模直流接入受端需要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才能保障安全可靠运行。”
“特高压交流线路和直流线路科学搭配,才能使电力运输高效、经济、稳定,二者应协调同步发展。”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交流构筑成一个系统后,可以通过错峰方式在需求端对负荷进行调剂,也可以在供应端使各省之间的能源优势互补。”目前特高压直流已实现跨区域连接,未来特高压交流也应跨区域。
特高压优势日益显现
事实证明,随着我国特高压技术的日渐成熟,经济性、环保效益等日益显现,其反对声也日渐降低。以刚投运的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例,该工程2012年6月13日低端直流调试送电以来,有力保证了汛期四川富余水电的及时顺利外送,有效缓解了2012年江苏和华东地区迎峰度夏期间的用电紧张局面。其中,苏州电网自2003年以来,在2012年首次实现了“全网负荷全开放、全年至今未限电”的目标。
同时,随着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西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建,以及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带动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世界特高压输电领域的“创新”和“引领”地位,并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建设特高压电网的条件,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