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千伏推动配电网的升级改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09年国家能源局颁布的《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和《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建设工程预算定额》开始实施。这标志着20千伏配电网工程的编制和审核,有了规范的基础依据和国家标准,相关标准的出台和政策的明确为20千伏供电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在持续稳定发展中压配电网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配电网运行电压、简化电压等级、减少变电次数是加快配电网建设,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力措施。这不仅有利于城乡电网的统筹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农村电网推行20千伏配电系统更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在中压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中,20千伏电压等级的推广应用,这是配电网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10千伏电压等级的历史作用
在我国已具规模的城乡电网中,大多采用220/110/35/10/0.4千伏级的电压制,以10千伏作为中压配电电压,以220 /380伏作为低压电压。在广大城乡电网中均以10千伏作为联系和沟通高、低压的中间环节电压。10千伏电压等级的确定。采用与推广,在配电网的发展与建设中确实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
20世纪50年代,各地配电网电网电压等级不仅偏低而且繁杂混乱,为简化电压等级、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能力,便于中压配电网运行广阔。原电力工业部于1956年2月曾以设计刘字131号文向全国发布了《关于在大城市推行10千伏高压配电的命令》。自命令颁布之后,20世纪60~70 年代,全国各地配电网均以10千伏等级完成升压改造工作。这不仅避免了中压配电网电压偏低而混乱的局面,而且统一以10千伏作为标准,使配电网电气设备的生产有了统一的电压标准,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起到过加快配电网自身建设的积极作用。
然而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它一定的内在规律,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起过积极作用的,当历史发展到更高阶段或层次时,其消极不利或限制作用的另一面也会显现出来的。10千伏电压等级在电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如此。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作重心都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用电负荷也随之在大幅度地增长。为此,在高负荷集中区,10千伏电压等级供电的薄弱点与不适应性也就显现。在电力负荷密度与用电量大幅度增长的状况下,如仍以10千伏供电实难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因10千伏线路输电功率只有300~2000kW,送电距离只有8~18km。当供电负荷密度为20~30kW/km2时,供电半径为10~12km,当负荷密度超过40~50kW/km2时,其供电半径不足8km。而在农村的10千伏线路其送电距离大多超过15km,有的山区农村还达到40~50km,从而造成线路末端电压过低,功率损耗大。 10千伏电压的降低,也必然会株连到单相供电电压的降低,有的地方照明单相低至170~200伏,从而严重影响百姓生活用电,
此外,从中压配电网的发展而言,35千伏变电所供电能力受10千伏供电半径和供电能力的制约,如要满足10千伏供电负荷负荷增长的需求,就必须增建35千伏变电所的数量。在高负荷密集区,当用电负荷密度达3~5万kW/km2时,10 千伏供电半径仅为1km。如仍以10千伏向用户供电,则需建设更多的35千伏变电所才能满足供电质量的要求。对于负荷密集区来说,在10千伏线路建设、基建用地、线路走廊、运行管理及节能降耗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高负荷密集区中压配电网的发展,应大力推行2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它必然会显现出诸多优越性。
二、2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的优越性
在电网结构与参数相对不变的状况下,电网的低电压运行是导致电能损耗增加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运行电压是降低网损的重要举措。通过10千伏与20千伏送电线路的电流与功率损失的对比可以得到证明。
设线路在输送P负荷运行中,若以10千伏送电则有:
这表明用相同截面导线输送同样的功率,如以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送电,可降低线路功率损失75%。同理,在输送相同功率时,采用20千伏送电其送电能力是10千伏的2倍,供电范围则是10千伏的2.5倍。
为此,在电力负荷密度和用电量快速增长的区域,为满足客户用电负荷持续增长的需求,必须积极着手解决中压配电网,如何向更加节能、高效、合理配置电力资源的发展问题。在高负荷密集区,电力负荷密度达,土地资源也很紧缺。如果单纯依靠增加35 千伏变电所和10千伏送电线路来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不仅变电所用地、线路通道难以解决,而且也不利于供电网络的节能降耗。据此,在中压配电网的升级改造中,应积极推广采用20千伏电压送电,这对电网的发展而言,也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采用20千伏送电,可合并通道,简化电压等级层次,减少重复降压(即以 110/20替代110/35/10)这样可有利于降低电网运行中电能损耗,从而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节能减排。
如以20千伏电压等级送电,输送功率可达800~500kW,送电距离可达15~35km。在电力负荷密度为20~35kW/km2时,其供电半径可达18~20km,如负荷密度为60~70kW/km2时,其经济供电半径可达14~15km。据此,在电力负荷密度和用电量大幅度增长及经济发展速率大的区域,采用20千伏作为中压配电网的电压等级,具有如下的优越性。
(1)在线路导线截面和电流密度相同情况下,线路在输送相同功率时,采用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其供电半径可增加一倍,线路的经济负荷距可增大约4倍。
(2)在额定电流和短路电流分别相同情况下,采用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其变电所主变供电容量可扩大一倍。这样在同一地区内设置的变电所数量可减少一半。
(3)线路在输送等量功率和相同供电半径时,采用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其线路的电压降和线损可减少一半。
(4)在相同电力负荷密度下,采用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其配电馈线的出线回数可减少一半。(这对线路走廊困难地区更有现实意义)
(5)对配网减少投资而言,采用20千伏送电比10千伏,其导线可节省有色金属耗量1/3以上,基建投资节省40%。
三、结束语
在中压配电网的建设中,20千伏电压等级的采用,有利于减少变电次数,简化电压等级层次,这对电力负荷密集区,不仅可降低网损及基建投资,而且还可解决基建占地和线路通道的困难,这对中压配电网升级改造很有意义。
但对目前负荷增长不大,电网又能安全平稳运行的,不一定非得改成20千伏电压等级。电力负荷在短期内编号不大的,也要择机而行。中压配电网的改造中,如何在原有供电网络上无缝对接成新电网,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从供用电双方来讲,均会涉及原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投资回收问题,需要统筹考量,因地制宜。为此,20千伏电压等级的发展,其实是一种未来和现实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