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核化”挑战凸显 德国可再生能源计划进入抉择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6月,“洪水”是德国人讨论的关键词,连续极端的降水使得德国东南部城市陷入一片汪洋之中。
对于德国而言,气候变化对应的另外一个关键词为能源转换计划,德语叫Energiewende。该长期计划始于十三年前,旨在优化德国的能源系统。
事实上,该计划包括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节约和效能目标,但最重要的是其中涉及能源供应转变,这也将是德国“去核化”后面临的巨大挑战。
“其中主角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一项目标是到2050年,8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生态逻辑研究院(Ecologic Institute)研究员蓝淑慧(Susanne Langsdorf)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其目标已完成了一小部分。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BMWi)2013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德国25%的电力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理论上来说,这项大胆的计划可为德国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它不仅仅有助于德国节能减排,而且德国会成为未来节能和绿色科技的全球领导者和出口国。
然而正当全球其他国家惊讶或羡慕于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成果,并纷纷效仿德国时,德国的能源转换计划却遭受着巨大的挑战。
可再生能源的补贴计划、基础设施的不完善、“能源高速公路”建设的利益博弈、电价高于周边国家40%以及相关储能技术的不成熟等等都让这个最清洁的国家倍感压力。
“但我们不能失败。”蓝淑慧表示,我们一定要告诉其他国家可再生能源可以成功并可复制。
然而,这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能源转换计划终将是赢还是输?
风暴式的发展速度
2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确实令不少国家羡慕不已。但是这样的成果很大程度上也过度依赖补贴。
慷慨的20年长期保护性电价让私人投资热情洋溢,纷纷在屋顶以及农场上大规模安装太阳能光伏板(详见本报2013年2月6日《德国农场太阳能私人投资经》),光是巴伐利亚现在的太阳能发电量就超过了美国,而其面积却只有美国的0.7%。
“事实上,德国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份额95%都是来自小公司以及私人,仅有5%来自大型能源公司。”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Jan Scharlau博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自然,这场德国风暴式的可再生能源投资中赢家并非大型能源公司,即可再生能源领域,私人和小型公司的投资打破了德国四大发电公司的垄断。
四大发电公司一直主导着德国核电站以及煤电站等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与运营,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在德国拥有被优先购买权,再加之德国2022年将要关闭所剩下的9座核电站,因此四大发电公司的利益便受到了威胁。
RWE老总Peter Terium曾经就说:“市场运行被完全扭曲了。”
因此,早在2011年,四大发电公司之一的RWE就因利益的原因在法庭上要求政府赔偿其经济损失。
当然,“这些大公司肯定会认为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过快。”Jan Scharlau博士表示。
过于慷慨的补贴确实打破了往日的电力市场。目前,德国各界智囊以及联邦在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都在呼吁修改补贴方案,建立一个新的能源市场。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让德国的居民电价高于周边国家40%,工业则高20%,这不仅增加了当地公众家庭负担,也让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受到了挑战。
西门子公司的总裁罗旭德6月初在柏林举行的一场能源转型对话上曾指出,高昂的电价会削弱德国坚实的工业基础。
但在德国也有一批人仍非常乐观,认为能源密集型行业有特殊政策的保护,他们并不会受到高额电价的影响,德国工业仍然将具有竞争性。
2012年CO2排放量依然上升
尽管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理论上来说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下降。
但是事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为了应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以及关闭了大量的核电站,德国必须重启燃煤电厂以应对电力的不稳定性,也因此距离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越来越远。
德国《可再生能源法案》规定,到2030年,德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1990年下降55%。
“根据目前的状况,我们不可能实现这个目标。”罗旭德表示。
现实是,德国2012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此外,截至2020年,德国的能耗总量应该在2008年的基础上降低10%。但事实上,德国的能耗量没有降低甚至略有上升。
不过,本报记者在德国采访期间,从政府部门到能源智囊给出的答复都是:“这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并不会持续过长。”
大欧洲超级电网猜想
事实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超出了德国人的想象。
“我们并没有能预见到太阳能光伏板价格下降得如此之快,这加速了德国能源转型的步伐。”德国联邦经济与科技部(BMWi)的能源转型协调主任Susanne Cassel对本报记者表示。
Susanne口中的“加速”其实还隐含着另一层意思:低廉的光伏板促进了德国装机量的上升,同样也影响了德国既定的计划。
因为,德国的基础设施根本没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可再生能源发电并不稳定,风忽停忽起,阳光忽明忽暗,因此如果过度依赖可再生能源,那么电网就会呈现不稳定的状况,这时或通过储存技术进行调节。但德国已有的储能设备并不成熟。
Susanne Cassel告诉本报记者,“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为热能储存和热供应概念下的储存。”
目前德国公司西门子等能源技术巨头投入了大量资金研究与氢气相关的储存技术,但是这一项技术却并不被Rainer Baake看好。
“这些储能技术太贵,并且这种氢储存过程的能量消耗几乎在50%左右。”Rainer Baake解释道。
Rainer Baake则更倾向于扩展和升级现有电网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个电网一定是基于整个大欧洲语境下的。”
在Rainner Baake为德国联邦提供建议的《德国能源转型计划的12点见解》中写道:“风能、太阳能的波动性在更大的地理区域中将得到减缓。”
事实上,Rainer Baake的这个提议现在并没有实际计划,这要基于其他欧盟成员国,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家务事”。
“电力高速公路”破解难题?
姑且不论大欧洲超级电网计划,事实上就连德国本国的电网建设都困难重重。
翻开德国的能源分布图,可以一目了然地看见德国北部是风场的积聚地、南部巴伐利亚州是太阳能光伏的积聚地。
而这些地方离即将关闭核电厂的地方远,所以需要建立新的电网,并且使用特高压直流输电。
根据德国联邦经济与科技部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德国电网发展计划需新建2800公里电网线,2900公里的老电网线路需更新升级换代。
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德国电网的建设完全跟不上计划,建成量还不到300公里。
造成新建电网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邻避效应”,民众谁都不愿意为建立电网占用自己的一个花园或是一寸土地。
但是这项计划势在必行,如果不成功,也就等于德国的能源转型计划会失败。不过德国已经想出了一个办法:投资利益共享。
7月6日,德国四大发电集团、经济科技部与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签署了一份重要的协议:决定将联合人民共同投资德国电网改造,实现利益共享。截至2023年,德国电网整体投资额将在200亿欧元,其中允许15%的投资来自于当地民众。
当然,这一消息出台后,德国整体反应较为积极。
“不过,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讯号将要等到大选之后才会释放。”德国多位部委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虽然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是德国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
“我们也欢迎其他各国前来投资。” Susanne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