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配套缺失 “弃风”何时能停止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距离中国风电审批权下放已逾半年,当初业内对于“地方上马风电项目将引发失控”的担忧,曾给风电发展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已由国家能源局完成,预计不久后就会发布,政策对于风电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政策始终看似向好。半年过后,被“弃风”(放弃风电)困扰已久的中国风电行业,在审批权下放后正迈向何种路径?
数据尚好
有关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国家电网并网风电装机为6426万千瓦,同比增加21.5%。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指出,2012年我国风电装机为7021万千瓦,预期2013年装机总量将超过7500万千瓦;2012年全国风力发电量为1008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将达1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
最为关键的是,我国风电小时利用数也正在上升,证明风电利用率正逐步提高。
“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风电小时利用数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7小时。”中电联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告诉记者。
种种迹象显示,风电审批权的下放并没有让中国风电的困境进一步加剧。
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网技术实验室研究员舒杰对记者指出,总体来看,审批权下放后的中国风电发展依然理性与平稳。
欧阳昌裕也指出,当前风电的发展状况属于正常,并没有因审批权下放而出现盲目上马的问题。
究其原因,舒杰表示,当前中国的风电场资源已基本圈定完毕,剩下的主要为海上风电,还不具备并网条件的资源以及一些分布式风电场资源。“相对而言,这些剩下的风电场资源如海上风电的技术难度较大,投资经济性也不太好。”
欧阳昌裕也指出,风电建设的整体规模仍由国家能源局控制。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按照整体规划实施,而且也需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弃风”太多会给当地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就采用了统一核准、公开招标的发展思路推广风电。
“此外,受我国‘三北’(东北、西北与华北)地区‘弃风’的影响,投资者也变得更为理性,宁愿在分散开发的地区进行投资。”欧阳昌裕说。
舒杰也指出,审批权下放后,风电场投资基本采用竞争性公开招标,投资的企业普遍比较理性,“往往分析投资回报后才会出手”。
电网配套缺失
不过,审批权虽并未造成风电失控,但是大量的“弃风”仍然是中国风电发展绕不过的槛。
原国家电监会发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超过60亿元。2012年全国“弃风”电量约为200亿千瓦时,损失超过100亿元。
其中,吉林省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最低,仅1420小时;最严重的蒙东、吉林等地在冬季供暖期限电比例甚至超过50%。
“为什么‘弃风’基本都集中在‘三北’地区?就是电网等相关设施不配套所造成的。”欧阳昌裕说。
舒杰也指出,造成“弃风”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型风电场基本分布在远离用电负荷的我国“三北”地区,当地电网输配电基础薄弱,导致大量电力无法输送出来,为保证电网安全只能采用“弃风”的方式。
我国风力资源集中的“三北”地区对电力的消耗较为有限,因此必须将风电送到能消纳的华中、华东等地区,“这就需要建设跨大区的配套电网工程,但在我国以往的风电规划中却没有考虑,或者说考虑得不够。”欧阳昌裕说。
同时,欧阳昌裕指出,风电建设周期在半年至一年左右,而电网工程建设往往需要两至三年。
但在我国风电项目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电网工程却没有得到提前的核准和建设。
舒杰说:“电网建设跟不上,风电并网难、跨省送电难就是造成‘弃风’的几大主要原因。”
集中与分散并行
那么,究竟应当如何解决“弃风”顽疾?对此,欧阳昌裕指出,今年前11个月风电利用小时数的减少已经体现出,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加强规模化管理,“弃风”坚冰开始渐渐露出消融的迹象。
“‘弃风’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家正在加强规划统筹,已经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三北’基地之外、靠近用电负荷中心的地方,不再一味强调建设风电基地。”欧阳昌裕说。
这种中国风电开发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道路,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降低“弃风”的关键。
孟宪淦认为,目前国家除加强电网建设外,另一个重点就是发展分散式风力发电,“这些省份由于没有限电的问题,所取得的收益并不比‘三北’风电基地站低”。
而在今后集中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中,为避免再次上演“弃风”扎堆的现象,欧阳昌裕指出,必须首先明确装机容量究竟应当如何消化。
“比如在酒泉地区建立一个200万千瓦风电装机项目,在哪消纳,余下的又该输送往哪里?这些都需要明确。还要明确规划如何外送——是用两条750千伏通道、特高压还是50万伏?”欧阳昌裕说。
他还指出,至少在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前一年,就要明确核准相关的电网工程,“这样风电装机后才能马上外送”。
舒杰则指出,今后要通过政策导向,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风能利用新技术等来解决中国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譬如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分布式发电互补利用技术、微电网与智能电网新技术等。
而对于已经形成“弃风”的风电基地,舒杰则认为,目前国家正大力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诸如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以解决问题。不过,他坦言:“短缺内,要解决‘弃风’仍难见成效。”
前景向好
2012年至今,我国风电产业总体正在逐渐回暖,目前风电是中国第三大电力主力来源,“风电已稳坐中国第三把交椅,总体发展属于向好的趋势。”孟宪淦说。
对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的可再生能源而言,政策的扶持与导向便显得尤为重要,风电行业也是如此。对于国家今后推进风电发展的具体政策,孟宪淦建议:“首先要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以确保风电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这是行业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
目前有消息称,业内期待已久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与配额制的政策,将有望出台。
“配额制就是要求各大发电企业所发的电要有一部分来自可再生能源,电网企业要收购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此外,各级政府所使用的电力也有一部分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孟宪淦说。
他认为,一旦全额收购与配额制出台后,“弃风”的问题在两三年内便有望得到解决。同时,我国要加强对风电开发建设的管理问题,针对风电产业的监测和评价也应当加强。
可见,风电缓慢复苏与前景向好,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吴超国预计,在2015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将达到134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