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工程投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哈郑特高压是目前输送距离最远、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我宣布,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1月27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一声令下,世界上输送功率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哈郑特高压投运。这是继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投资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三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战略的第一个特高压输电工程,也是西北地区大型火电、风电基地电力打捆送出的首个特高压工程。
“双八百”直流技术标准化应用
据了解,哈郑特高压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南换流站,止于河南郑州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6省(区),线路全长2192千米(含黄河大跨越3.9千米),额定电压±800千伏,额定输送功率800万千瓦,于2012年5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随后开工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主任刘泽洪介绍:“与以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相比,该工程是目前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远、技术最先进的输电技术,将巩固我国输电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该工程攻克了直流电流进一步提升带来的主设备制造、电气和机械应力、温升散热和大件运输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了西北地区高温严寒、大温差、大风沙、强辐射等严酷环境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难题,解决了风电打捆火电送出的系统稳定和电压控制问题。同时,直流线路首次采用6×1000mm2大截面导线,首次研究应用耐磨金具、Y形绝缘子串、裹体桩基础等新技术、新工艺,自主研制并成功应用了额定电流5000A的特高压大容量直流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80%以上。
刘泽洪表示:“哈郑特高压工程仅用不到20个月时间,就实现双极建成并投入运行,创造了电网建设的新记录。同时,该工程实现了±800千伏、800万千瓦直流输电技术的标准化示范应用,进一步体现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和节约土地资源的突出优势,促进了我国电网技术升级以及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联接边疆与中原的“电力丝绸之路”
新疆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大、煤质好、埋藏浅、分布集中,同时还是我国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是不可多得的可同时大规模发展煤电和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大型能源基地。与新疆其他能源基地相比,哈密地区局部消纳能力有限,距离华中负荷中心最近,具备优先开发条件。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煤炭资源接续能力不足,预计2015年河南电网最大负荷将达6270万千瓦,考虑省内电源后,需要省外支援1430万千瓦。
河南省副省长张维宁指出:“河南已为疆电落地做好各项准备,同时哈郑特高压的投运,意味着新疆、河南双方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境地。”数据显示,哈郑特高压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500亿千瓦时,相当于运输煤炭230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000万吨、二氧化硫33万吨,直接拉动新疆投资1000亿元,拉动河南GDP增长2500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可以说,哈郑特高压是联接西部边疆与中原地区的“电力丝绸之路”,将有利于推动西北煤电和风电、太阳能的集约化开发,对于实现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推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缓解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局面等具有重要意义。
新疆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表示:“支持疆电东送和疆内各级电网的发展,并将国网公司一起推动疆电外送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据了解,2013年12月10日,国家能源局以《关于加快开展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同意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这标志着新疆第二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疆电外送”工程直流外送能力将达到19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