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光伏行业的标杆——三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能源抓起,向污染宣战,宣示了今年“两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吹响了新能源变革的号角,作为能耗大省和制造业集聚地的广东,在新一轮发展中谋求转型嬗变。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日前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勉励广东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而事实上,高层的战略指引终将落脚于地方的探索实践。在有“广佛肇绿芯”之称的佛山市三水区,正在这场变革中大步向前,并引起业界人士关注。
“佛山三水模式值得推广!”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两大难题依然是投资成本高、并网难度大,而三水区政府通过调动行业企业、银行、保险机构等各方力量,以终端应用撬动区内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发展,正好抓住了新能源发展的关键点,为破解上述两大难题作出颇具借鉴意义的创新探索。
充分利用市场之手,新能源大有可为
笔者:上月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有何特点?佛山三水作为少有同时入选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和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县级地区,应把握怎样的重点发展领域?
林伯强:从资源和区域两方面来看,这批新能源城市都具备发展新能源的条件,并能够为未来其他城市发展新能源提供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国清洁能源、绿色发展探路。
当前国家对狠治雾霾的决心为新能源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佛山三水应该重点利用自身拥有的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资源,政府重点做好新能源发展的行业规划,并充分调动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等各方力量,利用市场这只大手,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未来大有可为。
笔者:在全国的新能源发展版图上,广东起步偏晚,同时又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应如何看待广东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林伯强:国家对雾霾治理的决心为新能源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再加上广东本身巨大节能减排压力以及强大的工业基础,未来广东发展新能源前景整体基础良好,但是需要更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
笔者: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领域,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或瓶颈?随着光伏发电并网、分布式项目的推广,在新一轮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期,三水乃至广东应该如何抓住这次重大机遇?又应注意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林伯强:目前来看,无法实现盈利是眼下新能源产业面临的最大发展瓶颈。新能源产业主要通过电力实现的,相对传统能源来讲,清洁能源的发电成本较高,是其至今在我国不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发展清洁能源,解决成本问题是关键。对我国而言,短期的措施是进行财政补贴,而中长期则需要相应地理顺电价,以反映其发电成本,必须研究降低新能源成本的解决办法以及完善相关上网电价问题。
目前,光伏发电并网及分布式项目刚刚启动,三水乃至广东应该在中央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地方政府政策进一步补贴支持,抓住分布式项目的推广关键机遇。
从城镇规划开始加入更多节能环保元素
笔者:有人认为,此前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干预过多,导致新能源产业对政府补贴的过分依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您看来,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应该拥有怎样的商业模式?
林伯强:无论如何,现阶段政策补贴支持依然是推广清洁能源项目及其融资的一个主要手段。光伏电站周期长、回报低的特性难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对于那些拟投资建设的电站,面临着日照时长、建设工期、并网与否、电网传输损耗所导致的发电量有别、各地补贴力度差异等诸多不确定变量。目前来看,这样的风险是一些金融机构难以承担的。
不过,在新能源示范区也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佛山三水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将政府和银行、保险等机构联合起来,进行金融模式创新,是值得推崇的。总体上说,如何降低商业风险是最为重要的。比如说,三水区政府通过提供担保,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投资新能源应用项目的商业风险。
笔者: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光伏的应用推广关键要与人的生产、工作、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目前三水乃至广东的新能源应用是以工业厂房屋顶电站建设为主,随着新型城镇化大幕拉开,新能源的应用应如何与城镇化推进相结合?
林伯强: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大幕拉开,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也能伴随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来逐步推进。
从量上说,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能源支持当前依然以常规能源为主。不过,城镇规划始终是城镇化进程重要的一环,政府应在规划中尽量加入节能环保元素,更多考虑节能基础设施,设定一系列城镇发展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来指导城镇化进程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使得城镇能源结构更为清洁。
政府需做好战略规划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笔者:当前影响光伏等新能源进一步大规模推广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例,您如何评价佛山三水成立专业投资公司切入终端应用环节的模式?
林伯强:当前影响新能源如光伏大规模推广的难点或瓶颈主要集中在发电成本和并网难度大。光伏电站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如果不能顺利并网,面临的商业风险进一步扩大。
三水引入电网公司、上游组件制造企业等多方成立专业投资公司切入终端应用环节的模式是抓住了关键点,一方面和电网公司合作解决了并网难的问题,一方面也保证了光伏电站的投资回报,这种创新模式值得推广。
笔者:有投资者反映,目前像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仍存在审批手续繁琐的问题。广东作为全国改革的先行者,您认为如何从体制机制的改革为新一轮新能源的发展释放更多活力?
林伯强:改革的基本方向应该是简化、逐步取消项目的审批制度。广东政府需要做好战略规划,其余尽量从投资活力角度建立项目准入机制,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笔者:佛山三水具有太阳能、地热能等多种新能源资源,您认为,三水在推进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各种新能源进行深化整合,真正走出一条绿色发展新路?
林伯强:从政府角度讲,政府能做的基本上是战略规划,新能源深化整合是市场过程。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既要全面考虑多种新能源资源,也要重点突出。
代表委员热议新能源产业发展——
“政府做环境,市场来推动”
新一轮新能源变革大幕开启,广东应如何抓住此次发展机遇?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去审视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新能源应用引领未来产业,引起了广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强烈反响。
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广东作为能耗大省和可再生能源集中地,拥有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和前景。关键要注意吸取前一轮新能源发展的经验教训,减少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通过制定好战略规划,充分让市场机制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同时,新能源发展可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大规模的终端应用。
目前,作为全国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和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三水,已率先在新能源发展商业模式和低碳城镇化等方面大胆尝试,并引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关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三水能为珠三角的绿色发展、凤凰涅槃探索出一条新路。
广东新能源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中央从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向污染宣战,这让我们非常振奋!”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重拳治污的表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卫认为,治污治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源头抓起,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在其提交的1份名为《关于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的建议》中,他就提到尽管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治理雾霾天气、落实节能减排、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与规划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如不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费比重达到11.4%的目标恐难完成。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并首次将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放在如此高的位置。”他认为,应该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的占比,并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作为硬指标来抓。
立足到广东来看,他认为,广东作为能源消费大省和输入大省,在发展新能源领域将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再加上广东沿海、海洋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有好的产业基础、装备技术基础、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如能及时制定的清洁能源战略发展规划,在技术创新、服务提供、系统集成等方面规范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仅能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更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能源管理体制需进一步优化简化
在前一轮发展浪潮中,像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在产业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产能过剩、“两头在外”等问题,广东在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机遇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张传卫认为,前一轮发展主要问题是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作用,政府之手过多干预,“导致电源体系与电力体系不对接、需求和供给不匹配,高端缺失、低端过剩。”
对此,他认为,新一轮发展政府的角色应该作为规划引领者和环境规范者,通过发展规划将需求、总量制定明确方向,通过法律法规的建设营造良好公平的发展环境,再运用好的市场机制去推动良性健康发展。
事实上,三水作为广东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在发展光伏产业时就一直注重吸取其他地区的经验教训,坚持让市场来配置资源,政府只是当好“守夜人”,放手让企业大胆探索。“与其他城市不同,三水政府不是一下子拿出很多资金去补贴,而是首先形成一个扶持鼓励的政策环境,同时放手让企业研究市场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佛山南新太阳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风能、分布式光伏当前遭遇政策瓶颈,张传卫建议,国家需要制订、完善并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全额保障性收购等管理办法,逐步降低风电和光伏开发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到位,缓解非正常弃风限电问题。同时打破多头管理的新能源管理格局,尽量简化审批流程。
分布式光伏推广可与建筑产业化结合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新能源的应用推广关键要与人的生产、工作、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但目前像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应用项目还是以工业厂房屋顶电站为主,进一步大规模推广还存在诸如合适屋顶资源不足的瓶颈。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兼粤电集团太阳能分公司总经理孙丹萍,在此次两会上就递交了1份《在城镇化进程中推动建筑产业化 促进分布式光伏建设》的提案。
她指出,适合市场化开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对屋顶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包括承重能力、规模大小、用电价格、并网难易等因素,放眼全国,可以利用的屋顶面积更是数以十亿计,然而从实际调研来看,有许多本来最适合光伏利用的规模化的工业厂房由于设计承重不足,屋顶设计五花八门,不能轻易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
因此,她建议,今后分布式光伏的推广要与建筑产业化相结合。“所谓产业化就是生产标准化,生产过程机械化,建设管理规范化,建设过程集成化,技术生产科研一体化。将屋顶光伏安装纳入建筑产业化的设计范畴,最主要是纳入工业厂房设计和建材的标准化要求。”
在此方面,三水已先行先试,探索城镇化建设与光伏应用相融合的发展模式,谋求打造全省最大的光伏社区。
据悉,今年5月开展太阳能主题公园动工建设和产业社区及民居光伏试点建设。今后三水工业园的住宅、商业服务业设施、邻里中心及保障性住房等建设,将应用上分布式光伏设施,打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同时,利用现有“三旧”改造项目,建设居民自用的结合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二类住宅,普及清洁能源的使用。
清洁生产驱动
三水绿色发展
近年来,三水经济发展高歌猛进,去年地区生产总值更突破800亿元,但由此带来的节能减排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据悉,三水每年消耗能源达500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耗能占了近95%,工业是耗能大户,同时也是节能大户。如何抓好工业节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让GDP变得更绿色,是三水一直思考的命题。
在积极推进新能源应用同时,近年来,三水也在着力深化产业发展的往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方向转型。尤其在强化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在督促全区48家重点用能企业全部完成了《十二五节能规划》的同时,积极抓好年度的节能改造。全年共投入节能改造资金1.5亿元,完成了6.5万吨标煤的节能量,完成年度节能率达到144.42%,超额完成了节能任务。
在工业园区方面,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三水也在重点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让产业发展更具绿色竞争力。目前位于西南街道的水都食品饮料基地已实现统一蒸汽和能源供应,成为省市共建循环经济的试点;以纺织印染、精细化工等传统行业为主的大塘工业园,通过中水回收和统一锅炉等技术为园区内企业集中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园区的纺织名企佳利达更成功转型为环保运营商,并开始对外掘金环保产业新“蓝海”。据统计,目前全区清洁生产企业已达到92家,继续领跑全省前列。
为减小部分“两高一资”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水对落后低效产能的整治毫不手软。2007年,三水17家水泥企业在爆破声中轰然倒塌,被称为三水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爆”。近年来,三水更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闭搬迁了超过150家落后产能企业,腾出近5000亩土地,为饮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此外,三水还计划组织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监控和管理企业能源系统管网和设备,为能源调度和生产指挥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保证生产的正常和优化运行,并向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能源管理、财务分析、工程规划、运行维护等综合信息和调整管理策略系统,推动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全区重点用能企业80%以上要完成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