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眼中的“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优化配置能源”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单业才
针对去年初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雾霾天气频发,能源保障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的现实,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单业才认为,国家应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以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京津冀鲁、长三角等地区逐步提高接受区外来电比例,严控常规煤电建设,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单业才说,提高区外来电比例,实施“电从远方来”战略,必须依靠输电容量大、输送距离长的特高压工程来实现。而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具有分散性、间歇性特征的新能源,必须依靠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的电网来支撑。具有网架坚强、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开放互动等显著特点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正是契合了这些要求。
单业才分析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江苏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2013年江苏全社会用电量首次超过广东跃居全国第一,预计2015、2020年全社会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亿千瓦和1.3亿千瓦,高峰时段仍存在较大电力缺口。
江苏是用能大省、资源小省。为构建安全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的现代能源体系,江苏省在综合考量全省能源生产、消费实际之后,提出坚持强化能源供应保障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两手”齐抓,大力实施资源开发、节能优先、绿色发展“三大战略”,抓住保供应、调结构、控总量、提效率4个工作重点。为此,近两年,江苏在稳步推进火电机组“上大压小”、推动增加区外来电外,着力打造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等清洁能源。
单业才介绍说,为支持江苏清洁发展、绿色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规划在苏建设“三交”(锡盟—南京、淮南—南京—上海、陇彬—徐州—连云港)和“两直”(±800千伏锦屏—苏南、锡盟—泰州)特高压工程。到2020年,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江苏与省外电力交换能力将超过3500万千瓦,年可接受省外电力达1750亿千瓦时,不但从根本上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全省每年还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20万吨、氮氧化物80万吨、二氧化碳1.6亿吨。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支持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推进“一流配电网”建设,以更好地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发展。
单业才说,特高压输电技术已经成熟,我国已有“两交三直”特高压工程建成投运。2013年迎峰度夏期间,得益于±800千伏锦苏特高压直流通道,江苏超计划购入区外电力资源,最大区外净受电力达1515万千瓦,同比增长40.6%,有效缓解了用电高峰时的供电压力。
单业才介绍说,江苏在智能电网产业方面基础较好,起点较高、产业链较为完整,已经成为重点发展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网产业带动和促进了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
为此,单业才建议,加强特高压国家层面的规划和统筹,尽快核准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工程,同意锡盟—泰州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为未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出台配套扶持政策,试点苏南“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将苏南电网打造为“电网坚强、智能高效、绿色节能、服务优质”的资源优化配置平台、安全高效电能输送平台、综合节能服务平台;尽快制定和完善分布式电源并网、检测、运行等全过程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促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大型骨干企业创新作用,集中力量攻克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储能、多网融合、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完善江苏智能电网产业链。
加快特高压建设 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
湖北省能源资源匮乏,电力需求旺盛,未来缺口较大。同时,能源发展方式亟待转变,2013年湖北已成为全国雾霾污染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未来一段时期,如果单纯依靠发展火电弥补电力缺口,一方面需要大量消耗电煤,必将进一步加大全省环保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电煤购运存在不确定因素,必将对全省能源安全带来较大风险。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尹正民强调,只有加快湖北特高压跨区电网建设,积极吸纳外省电力和清洁能源入鄂,才能在促进雾霾污染治理的基础上,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据统计,湖北煤炭储量不足全国的1%,发电用煤的98%需要从外省购入。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4668.49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社会用电量1629.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08%。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计今后两年,湖北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每年增长约330万千瓦,2015年达到3600万千瓦,电力缺额500万千瓦。预测2020年全省负荷将超过5200万千瓦,电力缺额近2000万千瓦,电量缺额超过1000亿千瓦时。
尹正民分析,如果2000万千瓦装机缺口全部靠火电机组填补,那么预计2020年湖北省电煤消耗量将翻一番,需要输入电煤7000万吨,将新增二氧化硫排放量9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0万吨,使得PM2.5等环境问题的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当前国家已经放开煤炭价格,完全交由市场决定。一旦电煤价格上涨、运力紧张,“资源稀缺买不到,路途遥远运不来”的风险很大,单纯依靠电煤保障湖北电力供应难以为继。
尹正民说,特高压电网就是电力的高速公路。通过建设特高压电网,能有效将我国西、北部的能源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实现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增加特高压在湖北的落点,好比增加高速公路在湖北的过境和开口。湖北必须在这个能源分配大平台中抢占有利位置,保证拥有通过特高压电网吸纳省外电力的可能性,增强全省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并减轻全省火力发电压力,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等问题。
尹正民认为,从长远保障湖北能源安全和我省电力可靠供应的高度,必须加大跨区电网建设力度,确保省外电力入鄂通道畅通,实现“煤从空中走,电自全国来”的目标。他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支持加快外电入鄂特高压电网建设,尽快核准雅安—荆门—武汉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保障四川等西南地区水电资源能够畅达湖北。同意蒙西—荆门—长沙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为湖北省接受内蒙古等北方能源大省火电资源创造条件。
利用特高压工程 实现大规模“疆电外送”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犁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运维一班班长秦忠
当前,新疆正处在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力实施大煤电、大可再生能源、特高压电网等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利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将新疆丰富的电力资源送往内地,实现大规模“疆电外送”。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伊犁供电公司检修公司运维一班班长秦忠认为,这一方面对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以电网输电、铁路输煤为支撑,相互补充、合理分工的能源运输方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建设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促进新疆能源资源就地转化和经济转型发展,在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用电需要的同时,也是解决中东部雾霾等问题,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举措。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具备建设大型煤电基地的条件。目前,新疆已被确定为全国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并被列入五大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为新疆能源资源参与全国平衡及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把“疆电外送”工程作为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提出2015年“疆电外送”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2014年1月份,哈密南—郑州±8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同时,准东煤电基地已开展前期工作的煤电一体化电源项目装机规模达4472万千瓦。在国家的支持下,新疆进一步加快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为实现风火打捆奠定了基础。秦忠说,这些都迫切需要结合新疆电源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实施特高压直流“疆电外送”工程。
目前,我国在特高压直流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掌握了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实际也验证了中国发展特高压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为新疆等大型能源基地的开发和电力远距离、大规模、高效率外送奠定了基础。
秦忠认为,“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延伸了新疆煤炭产业链,在拉动投资、增加就业、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意义重大,可实现资源就地转化,有利于提高新疆煤炭的利用率,有利于新疆长治久安。
按照中央提出的疆电外送目标,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两批疆电外送工程,第一批包括准东—成都±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第二批包括准东—华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其中,准东—成都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工作较为成熟。
秦忠说,由于特高压工程输电距离远、跨越省区多,通道资源稀缺,前期和建设正常周期达3~4年,目前距“十二五”末仅剩2年时间,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疆电外送”3000万千瓦的目标,推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急需加快“疆电外送”特高压工程建设进程。
秦忠呼吁,恳请国家能源局尽快同意准东—成都±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展前期工作,争取该工程能与准东—华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同步获得国家核准,同步开工建设。恳请国家尽快同意准东特高压配套电源开展前期工作,下发配套火电“路条”,确保和“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建设同步。